编辑推荐

邵唯晏和卜天静,是我认识的攻气十足的两位设计师,无论是才华还是外表,都十分令人赞叹。大概是六年前结识了邵唯晏,当时是在杭州严建中老师(中装美艺创始人、《软装设计教程》主编)主办的一个晚宴上,没想到眼前这么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就是大名鼎鼎,设计出无数知名项目的邵唯晏。第二年我在上海主办一个设计论坛,邀请邵唯晏来做演讲嘉宾。他很爽快的答应了,上海活动结束后,他竟然有点迷糊的问我:“咱们是怎么认识的来着?”......难道,你忘了去年中国美术学院水塘边星空下的夜宴吗?玩笑过后,相交愈笃。2017年,邵唯晏在台湾出版了《当代建筑的逆袭》一书,连续半年都在诚品畅销榜上“霸屏”。我得知后,赶紧买进了这《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的简体版版权,大陆发行后,又是一阵大火。邵老师参与设计活动特别多,每次活动上,只要提到这《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我们销售部门就会接到大批订单。不只是读者喜欢邵唯晏,我们编辑同事们也都喜欢他,哈哈,拿遍海内外设计大奖还卖力帮我们卖书,又帅又这么可爱的作者,谁不喜欢呢?

2018年,邵老师来电问我,他和一个朋友卜天静想做一本介绍公益设计的书,不知能不能出。由此,我结识了卜天静。年轻漂亮的设计师卜天静是2017年中国设计星的总冠军,邵唯晏战队中的得力弟子,2017年中国设计星中*闪耀的存在。她还是SLRD公益行动的发起人之一,旨在以设计之力共享爱与尊重。随后天静发来了书稿,都是他们几位设计师设计的公益项目,每个案例都是在4x4x4的小小空间内做的*大发挥,有的是对抑郁症患者的关心、疗愈空间;有的是对流浪人员的救助站;有的是供爱书人流连的阅读空间......借由此次“共享”之命题,几位设计师将其作品的主要结构重叠,形成了SLRD的LOGO。这场行动的初衷在于唤起设计人的社会使命感。

读完书稿,我的感受非常震撼,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有一群人在关注这样的设计。以前接触的那些金碧辉煌的样板间、别墅案例,在这些小小空间面前,变得俗不可耐。这《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让我清晰的知道了,*需要设计的,不是金钱堆起来的富贵温柔乡,而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街头角落。如果有一天,书中这些设计都落实到了我们的街头,如果所有设计师,都能眼光向下,关注一下弱势群体,我们的设计才是真正的设计,我们的社会才会确实美好。

历经半年,这《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终于付梓面世,感谢唯晏和天静,你们让大家看到了设计的新方向,设计可以如此美好,

内容简介

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主要收录了2017年广州设计周上卜天静、田甲、孙浩晨、张雷等设计师围绕“共享”概念进行的设计,“共享”设计行动的初衷在于唤起设计人的社会使命感,希望借由设计之力引起关注并尝试解决一些社会现象。

由此,《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中的案例,都是在4平方米的空间内进行的设计,有的是街头流浪者的遮风挡雨的住所,有的是抑郁症患者的治愈空间,有的是公园里的半开放的交流空间等等。这些设计师认为“设计”本身意在呈现美好,而这美好不应只属于少部分有足够经济实力的消费者,那些普通人甚至社会弱势群体往往更需要被关注和优化其生存现状。他们通过《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的出版,呼吁更多有公益热血的设计人加入进来,不断延续,共同探讨。

作者简介

  邵唯晏,台湾设计师,竹工凡木设计总监,于中原大学建筑系及室设系任教,在大陆做过很多设计案例,设计作品获得过国内外包括红点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出版过专着《当代建筑的逆袭》,《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简体版也在大陆发行,深受设计界人士喜爱。

  卜天静,北京设计师,北京吾觉空间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设计总监,在2017广州设计周“中国设计星”总决赛中,卜天静凭借其作品“勇气”,以3个满分、超出亚军10分的成绩,成为整个赛事的首位女冠军。

目录

第1章大家论共享007

共享——与设计教育及设计人的对话008

共享——超扁平时代012

引·共享026

平凡世界中的超级英雄028

第2章参展作品063

策展人介绍064

勇气066

社会微救助086

知识共享094

公园光亭108

发掘114

共伴效应122

望128

共感134

22×2的接触138

触动142

突破之外148

显与隐150

前言/序言

  前言
  共享——未来
  近几年来,大家在不断谈论“共享”理念,出现了许多以共享经济为口号的组织。共享经济本来是指把闲置的物件或劳动时间拿出来共享,平台本身只负责规则的制定、管理和执行,从中撮合合作(交易)的达成,但自身并不参与实际交易。但现在许多机构却打着共享的旗帜,亲自主导并介入交易与运作,这样就违背了共享的初衷。共享的本质,在于凭借互联网的基础,以去中心化的链接,建构一种更开放、更具包容性的合作架构,以便寻找各种可能性来面对严峻的未来环境。
  我们的下一代正面对着极为严峻的考验:气候的异常、资源的浩劫、极速的生活节奏、少子化的竞争、破碎化的社交……共享的机制或许有机会在这极端的环境中找寻可能的出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KenichiOhmae)预测:未来因为M型社会的冲击,设计师将被迫转变为社会型设计师(SocialInventor),而共享将是一条重要的出路。因此,《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集结了新锐设计师、设计专业学生和学术界的老师们,以多元面向来探讨共享未来的可能,《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同时也记录了一些实际的装置(Installation),它们已在世界各地小规模运作了,期望通过这种由下而上的力量来牵引更多人的关注。
  这几年,我在几个身份中不断切换,台湾中原大学建筑系及室内设计系的毕业班导师、竹工凡木研究室的设计总监和台湾“交通大学”的建筑博士生,不同身份的视角及相互依存共享的关联,让我有更多的机会来看待设计未来的多元发展。我发现“共享思维”的口号,让设计圈产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当信息扁平与知识共享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看似极度的便利中,我们是否感受到正在逐渐失去什么。是对于信息的珍惜,还是对于物件的惜福,抑或是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以共享不能是口号,应真正串联起来变成一股正向的系统来衔接未来!
  《共·享:设计师的人文思考》的出版也谢谢中国台湾逢甲大学的陈文亮主任及大陆的卜天静、田甲、孙浩晨三位亦生亦友的知己,还有我在马来西亚和日本的学生们,在大家点滴的积累下,或许对于未来只是些许的改变,但我相信“共享”的机缘与力量会继续牵连着彼此,持续蔓延,直到未来。
  邵唯晏
  推荐序
  共享——与设计教育及设计人的对话
  在公园儿童游戏场边总能听到家长对小孩说,要与弟弟妹妹或哥哥姐姐们“共享”,可见基本的“共享”概念其实很早就在我们的生活教育中被清楚地实践着,但是为什么这么好的观念竟在我们成长受教后渐渐地流失了?这的确值得我们大家好好反省!
  “共享”或“分享(Sharing)”是指资源或空间的分享及利用。如今全球社会变化的脚步加速,封闭式的学习方式在现今社会有着极大的争议性,设计教育在一个变化快速的网络信息时代重新自我检视,是绝对必要的。1971年维克多·帕帕奈克出版了《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一书,强调设计师的社会责任;20世纪90年代以后,住宅设计兴起发展;2000年开始,设计观点侧重于它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到了21世纪,“为社会而设计”的意识再度被各界唤起。
  过去的设计价值观念中,往往都只是为了追求产品对象的外在美观及其设计创意,借以引发消费者购买交易的欲望,而过去社会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基本的需求,强调为大多数公众而设计。然而,现今的社会设计是运用设计的思维去做一个在生活里真正需要的东西,设计能量展现与设计人的使命都攀向另一高峰,而其内涵则是提升到有其特定社会意义价值的具体行动、改革与服务。
  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建筑高等教育就是所谓的台湾地区“老六校”,分别是成功大学(台南)、东海大学(台中)、中原大学(中坜)、淡江大学(台北)、逢甲大学(台中)及中国文化大学(台北)六所。其中成功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是四年学制,其余四所大学都是五年学制。中国台湾建筑教育基本架构以欧美为学习对象,在信息闭塞与资源有限的年代,是以课堂及图书馆书籍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六校联谊虽然盛大但人数有限,教师轮岗带动不同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学长学姐与学弟学妹之间的互动有生活及专业的传承……当时“共享”面向有限,却令人意外深刻和难忘!
  现今台湾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或空间设计专业有超过四十所大学或技术学院,毕业学分门槛相较于过去降低不少。必修学分降低,原本是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去开拓学习,然而被曲解的初衷成为学习怠惰的借口,教育松绑已强烈冲击了台湾高等教育的根基。也希望其他地方的高等教育能引以为戒!
  *近十几年,大陆和台湾两岸高等教育机构交流相对频繁,互动的时间及机会都增加了许多,其中设计教育间的交流也很多。我个人对两岸建筑或室内设计高等(本科生)教育上的心得就是:课程架构及教学模式上还可以再加强。现在大陆许多大学院校之间教学资源及学术之间的交流都让台湾高等教育界羡慕不已!可以通过更多实际有效的知识交流及经验共享来提升国民教育的竞争力。我坚信,设计教育不应只是单纯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只会做设计的狭隘设计人,而是应该通过更多“共享”让自己的心胸、视野更加宽广;通过差异“共享”让设计面向更加丰富且多样;通过深刻“共享”让设计内涵更加具备温度及质感。“共享”能帮助设计教育培养出兼具质感与温度的设计人,相信“共享”也可以让两岸的设计教育理念及运作机制得到取长补短的机会,引领设计产业迈向另一个高峰。
  设计师真的是一个很特殊的身份,在某种程度上有时可以说是公众人物,同时也担负着一些社会责任,设计师们不仅要完成业主想要的理想设计,也要帮助业主获得这份真实、舒适、健康、美观的空间享受,表现设计专业的同时还要能传递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理念,能从有形的空间影响到无形的责任。通过设计工作的表现让更多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来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社会公益,进而形成无限改变且利人利己的强大力量。学校在培养学生成为设计专业人才之外,也要引导教育学生培养“共享”关怀的胸怀,学校本身就可自己以身作则将教育事业与社会公益关怀相连接。
  现在我以逢甲大学建筑专业学院为例,与大家分享培养设计人的社会责任及使命的经验,逢甲建筑专业学院现有建筑学士学位(五年制)、室内设计学士学位(四年制)及创新设计学士学位(四年制)三个专业设置,学生不仅能具备自己的专业技能,更能轻易地在这样的学制内拥有跨领域学习的机会,这便是一个广义“共享”概念下的教育方式,大一及大二采用不分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互动学习,学习内容多样丰富,两年的建筑训练可以建构学生对建筑内外空间的理解。大三分流,着重为不同属性、不同专长的人提供深入学习发展的机会,协助学生打造可供自己憧憬挥洒的天空。
  学校不仅为“共享”提供*好的教育资源与环境,更是有效结合学生与社会企业一起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我们要在偏僻的乡村建造一百座小书屋。逢甲大学建筑专业学院以一个设计人、一个设计专业教育单位的身份播下这颗社会公益的种子,让教学不只局限于教室里,让教学成为师生可以实际动手参与的过程,让教学成为共享资源、共享爱的过程。做公益的心当然也不局限在台湾,原本我们只是单纯地希望小书屋能够让需要的人使用,而现在的小书屋不仅激发了我们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活动的热心,也扩大了我们教学工作的视野,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没有共享助人的初衷是无法体会到实践之后的充实幸福的。
  陈文亮台湾
  逢甲大学建筑专业学院助理教授
  室内设计学士学位学程主任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