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被误解的包豪斯》填补了中国设计类图书市场的一个空白。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位建筑记者带有如此强烈主观观点地去写一段西方的建筑史——用自己既有的知识体系,全新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

内容简介

被误解的包豪斯》是一本带有强烈主观特色的讲述西方建筑史的图书。书中作者重新梳理了包豪斯短暂的历史成就、包豪斯风格、包豪斯教育体系和包豪斯理想等。作者还亲自到德国拜访了包豪斯的三次迁徙之地,在各地的档案馆进行了相关文献研究,同时,她还采访了超过20位如今仍然与德国包豪斯领域相关的从业者。这让她得以跳出传统包豪斯历史研究仅仅是根据历史线来写作的方式,将历史从过去延续到现在。

作者简介

张云亭,资深记者、编辑。曾任职于《surfacechina》、《商业周刊/中文版》、《新视线》等杂志,发起设计工作室旧好、DEMO,现供职于《第一财经周刊》。长达九年时间在建筑、设计领域进行持续的报道,访谈对象包括了国内外著名建筑师事务所和设计公司、设计咨询公司,见证了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

精彩书评

“关于包豪斯在德国本土的历史以及它在美国和中国的传播,《被误解的包豪斯》并未陷入对传奇的盲目崇拜,而是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去尽量接近真实。相对于严肃刻板的设计史著作,这是一本大胆有趣的读本。”——欧宁(前《天南》主编,现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这《被误解的包豪斯》跳出了历史的框架来观察包豪斯历史,作者个人的洞见和观察让历史本身变得鲜活。”——青山周平(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目录

002前言

1

包豪斯风格

011亨利·范·德·维尔德的新艺术风格

015年轻人格罗皮乌斯

029到美国去、到世界去

2

包豪斯教育体系

041艺术是否可以被传授

051一所技术学校的养成

3

包豪斯理想

061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065为大众而建造?

079摩天楼—石匠的儿子密斯

087包豪斯理想后来怎么样了

4

包豪斯风格在今天的德国

101他们为什么还在推广包豪斯

123德国人怎么看包豪斯风格

135包豪斯只是公关做得好

5

把包豪斯带到中国

145理查德·鲍立克在中国

163布洛翰的博物馆梦

172参考书目

附录

006包豪斯时代

170世纪之交的建筑与艺术

精彩书摘

  亨利·范·德·维尔德的新艺术风格
  从德国北部的城市柏林去往中部城市魏玛,坐两个半小时火车即可抵达,中间会路过莱比锡、哈雷、德绍、耶拿,然后,就到了这个位于埃特斯山山脚下、伊尔姆河河畔的迷人小城。
  1902年,建筑师亨利·范·德·维尔德(HenryvandeVelde)沿着同样的路线从柏林来到魏玛,沿途乡村风景美不胜收,他的心情不错。这个中等个子、一张长脸的比利时人穿着他标准的三件套,头发向后整齐地梳着,将对襟马甲上的怀表链整理了一番,打算在此大展宏图。此时的他,早已把画家时期在家乡布鲁塞尔的郁郁不得志抛诸脑后。尽管与维克多·霍塔(VictorHorta)等同为比利时先锋派运动“20人小组”(后更名为自由美学社)的成员,但范·德·维尔德却并不像霍塔那样为大多数比利时人所知。
  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范·德·维尔德就以一种改革者的精神,坚定地拒绝维多利亚时代繁复且无意义的装饰风格,这便是新艺术风格的开端。它反对传统的过度装饰,强调自然的装饰风格,并相信手工艺和工业化生产可以相互结合。1895年,他得到一个重要的机会,为巴黎著名的新艺术商店(Maisondel’ArtNouveau)设计三间屋子的室内和家具。为了表现出比谁都更有决心,不向陈腐的传统低头,他把所有建筑、家具、瓷器、墙纸都打上了新艺术的记号。瓷器上装饰着花朵,家具模拟着树枝的形状,这些从自然中取材的曲线,吸引了浪漫的法国人。
  结果他在法国大获成功,而他那些先锋的理念也传到了德国人那里,并且被他们欣然接受。在德累斯顿成功举办了一场关于新艺术的展览后,范·德·维尔德于1900年搬到柏林,两年后,魏玛大公向他抛来了橄榄枝,邀请他为当地的艺术和应用艺术大学设计两栋房子。
  于是这位新艺术风格大师就这样来到了魏玛这个德国小城。他先是着手设计了这所大学位于城市中心的学校。为了展现自己是新时代的代表人物,他的设计就一定要与四周传统的古典欧洲房子区别开来,不要有那些尖的斜屋顶和狭小的窗户,也不要在室内摆放雕刻花纹的家具。他给这栋房子装上了大扇的窗户,甚至把窗户装到了倾斜的屋顶上,以便更多的自然光照射进来;他减少了室内的装饰,只使用简洁和轻盈的钢铁材料。他要确保这所学校是现代的,既承接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大胆地采用了新的技术。这样的设计展现出包豪斯前期在装饰风格和功能简洁两种维度上的克制和自省。
  显然,魏玛大公和人民完全认可了他的杰作,紧接着,他就在魏玛设计了多个建筑,包括HohePapplin住宅和如今的尼采档案馆,这些建筑都跟学校的设计相似,以大片的玻璃窗户为标签。此时正值范·德·维尔德春风得意之时,他不但一手创办了魏玛工艺学校,还是德国1907年成立的一个重要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初创者之一,与当时德国赫赫有名的建筑师赫尔曼·穆特修斯、彼得·贝伦斯、约瑟夫·玛利亚·奥布里希、布鲁诺·保罗、理查德·里门施密特等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德国建筑师、设计师以及企业家们一起,誓要改变“德国制造”在欧洲人心中粗制滥造的形象。在那个年代,“德国制造”还不是“好设计”的代名词,英国人甚至要求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贴上特殊标签,以便与别的好产品区别开来。
  直到1917年,范·德·维尔德都是这所学校的校长。在他出生的19世纪60年代,整个欧洲正在兴起一场手工艺复兴运动,以抵制工业革命。这场运动诞生于英国,由威廉·莫里斯和约翰·拉斯金等人共同发起,主张抵制工业制造品以及媚俗的矫饰艺术,倡导手工艺的回归,把工匠提升到艺术家的地位,并认为艺术应当是平民可以承受的、手工的、诚实的。这场工艺美术运动逐渐席卷了整个欧洲。范·德·维尔德是个聪明人,他视莫里斯和拉斯金为偶像,但同时也意识到了手工艺在二十世纪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此时,工人阶级已经开始发声,他们对住宅有了新的需求,工厂建筑开始发展,工业流水线的使用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业。通过对莫里斯等人的主张的吸纳和反叛,范·德·维尔德创立了衔接工艺美术运动和包豪斯运动的新艺术风格。在德国建筑领域,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作“青年风格”(Jugendstil)。
  ……

前言/序言

  作为一名建筑记者,是什么让我感受到“设计”突然成为了潮流?我想其中一个标志是,那些对建筑和设计有点兴趣的朋友,会指着路边一栋典型的白色现代建筑激动地告诉你,他是多么热爱包豪斯。尽管当你问他“你认为什么是包豪斯”的时候,他并不能明确地告诉你这个名称意味着什么。
  在学术界又是另一回事:建筑师和评论家们通常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对包豪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所呈现的先锋性表示敬佩;而另一种则是从人性化和居住角度对其提出批判。在9年的记者生涯里,我幸运地亲眼见证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后奥运时代”,不同外型的现代建筑从未如此快速、如此不假思索地在一个国家生根发芽乃至繁荣发展;我也看到新中产阶级们如何将家里的布置从过去的装饰风格转向现代主义风格,像全世界许多他们的同类那样,一把密斯椅子或者柯布西耶沙发,对于他们的家居生活来说,必不可少。
  一种感觉是:“人人都在谈论包豪斯,但大部分人并不真正了解包豪斯”。
  与此同时,在与许多建筑师、学者、经济学家、评论家交谈的过程中,他们向我表达了同样的焦虑:即使一个国家拥有许多的现代建筑,这些建筑又构成了一个个现代的城市,那也并不意味着它已经是一个有着现代文明的国家。关于现代化,我们还有太远的路要走。这就是我2015年启程去德国之前所面临的现状:一个方兴未艾的行业,和一个高速发展的、有着许多现代城市却尚未完成全面现代化的国家。
  开始这趟旅程的缘由是希望向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支队伍——包豪斯求教。如前所述,如果我们缺失的是现代主义发展的历程和根基,那么至少我应该去它的发生地了解这段“过去”。而包豪斯的魅力在于,到2019年,这所学校就诞生整整100年了,它所获得的名气和影响力却未曾因为时过
  境迁而褪色。以至于在遥远的中国,人们还对这场诞生于百年前的现代主义运动念念不忘。我先从德国东北部的柏林出发,这里是欧洲乃至全球的创意文化中心;然后来到南部的斯图加特,它是著名的德国汽车制造中心和工业中心;随后,途经中部小城市魏玛,它是包豪斯历史的开端,也是魏玛共和的诞生地,它既结束了德国的帝制,又孕育了后来的国家社会主义和希特勒。而后,我来到了中部另一城市德绍,它是包豪斯短暂历史上的高潮部分,这里有真正意义上的包豪斯学校。在东德时期,德绍曾是著名的化工业中心,柏林墙倒塌后,这个城市的工业和劳动人口都迁往西德,它迅速衰落,被称为德国的“底特律”。我重走了当年包豪斯学校的迁徙路线。在此过程中,我从当地的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寻找历史的线索和证据。
  除此之外,在有限的时间里我见过记者、学生、二代移民、设计师、摄影师、艺术家、演员;我采访过建筑师、教授、机构管理者、博物馆运营者、收藏家、落寞的建筑师后代、东德最后的共产主义者。我和他们聊包豪斯,同时也聊他们眼中的中国和祖国。尽管其中一些人的采访并没有放进这《被误解的包豪斯》中,但我在这里要谢谢他们不吝分享,让我对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运动的这个片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将整《被误解的包豪斯》分为5个章节。从第1章到第3章,为了避免按照时间线索呈现,而导致读者看到的只是一段无趣的历史,我重新梳理了包豪斯短暂的历史成就,分为包豪斯风格、包豪斯教育体系和包豪斯理想来说明。我希望它像是一场展览,除了能够呈现给读者生动有趣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还能明晰而简单地阐述我所理解的包豪斯,比如,包豪斯风格是如何确立和不断变化的,以及在此过程中,我们总是忽视了其他的现代建筑流派对它的影响;同时也避免像一些历史书那样对包豪斯人物作出过度单一的解读。我希望呈现包豪斯教师们身上的矛盾性,在整个政治经济背景中,他们也如你我一样,受困于理想和现实的不可调和。
  在第4章,我分别采访了包豪斯在德国的幕后推手们,试图与他们讨论他们所理解的包豪斯(或者说已经变化了的包豪斯),以及当下德国境内包豪斯发展的现状和困境。第5章,我以两个相关人物的个人小故事来讲述包豪斯在特定历史背景中,如何在中国被接受——他们两位在过去和当代都与中国包豪斯和德国包豪斯产生了奇妙的关联。
  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的作者,我深知这《被误解的包豪斯》仅仅是写作生涯的一个开始,它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读者指正。但如果它能为读者带去一点点新的认识与启发,那将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最后,要感谢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华德无界行者”项目的支持,使这次旅行得以成行。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