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转型期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研究丛书:上海卫星城规划(套装1-2册)》主要内容包括:计划月内可颁布、大上海建设刍议、大上海建设方案、创办淞沪长途汽车之管见、大上海财政计划之内容、松宝上南青县冶讨论会宣言、张市长回沪后之重要谈话、中山路昨行开工典礼、市中心区域择定后之规划、建设新市区实现大上海计划、上海市中心区建设之起点与意义、市长报告建设计划、大上海都市计划等。

目录

《上海卫星城规划(一)》:
序言
一、上海卫星城发展的萌芽时期(1927—1955)
大上海计划
市政府昨开会议
上海特别市区域图上海特别市市政府布告
张市长回沪后之谈话以国府慰留辞意已打消大上海
计划月内可颁布
大上海建设刍议
大上海建设方案
创办淞沪长途汽车之管见
大上海财政计划之内容
松宝上南青县冶讨论会宣言
张市长回沪后之重要谈话
中山路昨行开工典礼
市中心区域择定后之规划
建设新市区实现大上海计划
上海市中心区建设之起点与意义
市长报告建设计划
大上海都市计划
上海市政工程之建设
未来大上海美丽的梦世界第一流都市人口一千五百万都市计划会今日商讨百年大计
市府会议决议设都市计划委会主任委员由钱市长兼任
建设上海设施计划推行状况赵局长昨在市府报告
从都市计划观点论上海市之划界
扩展上海市伟大计划
建设大上海都市计划会成立计划时期以五十年需要为准备推定土地交通区划等七组委员
赵局长详述施政概况
配合大上海计划统筹水陆交通网南京路交通筹划改善
都市计划会商讨论总图将扩充为世界第一大都市
都市计划会二次会议确定大上海计划决由西藏路朝北辟路通北站倡议市民一日运动建设大桥
建设大上海计划正由专家研讨中太湖一带设国家公园浦东临江辟为住宅区
都市计划中查勘社会状况之步骤
都市计划委会各组联席会议
参会通过都市计划大纲利用已建码头拟辟六港浦东划为轻工业区大会今日下午举行第三次会议
都市建设与地方自治
大上海都市计划起草人谈要点港埠配置机械设备普遍建设医院学校
闸北西区实施都市计划土地准先征用再行重划赵祖康谈工务会议决议案
上海建设计划概述
大上海都市计划书(书评)
计划中的大上海
读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草案报告书二稿书后
上海市总图规划
二、上海卫星城初步发展阶段(1956—1966)
“二五”计划期间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近郊工业区
闵行卫星城
吴泾卫星城
嘉定卫星城
安亭卫星城
松江卫星城
为生产、为工人阶级服务本市市政建设委员会昨成立
上海市政建设情况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发展重工业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
城市为什么要有规划?
谈谈城市建设
怎样进行城市规划
谈谈区划管理与城市建设
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陈丕显在政协上海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政治报告(摘要)
在政协上海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委员们
发言热烈拥护改造上海方针
工业地区的合理分布与限制沿海城市的盲目发展
加强城市规划工作降低城市建设造价
国家建设委员会召开全国基本建设会议讨论了设计、建筑、城市建设工作的初步规划和基本措施
旧工业城市的充分利用与城市改建——赵祖康代表的发言
人民日报昨天发表社论指出必须发挥沿海工业的潜力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确定“充分利用合理发展”是今后上海工业的方针
全党努力,实现“充分利用、合理发展”的工业方针
希望更多地关心科学事业的发展——罗宗洛朱冼胡永畅三代表的联合发言
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上海工业与上海的城市规划及建筑管理
要重视,要研究,要解决——冯勤为代表的发言(书面)
上海市人民委员会二年来的工作和1957年的任务曹荻秋副市长在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上海面貌将更加宏伟两个工业区着手兴建
基本建设应该贯彻勤俭建国方针李富春谈十方面政策薄一波指出三大思想障碍
是什么影响了设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上海新工业区巡礼
市人民委员会动员各单位检查基本建设节约用地情况牛树才提出六项检查原则
……
索引
后记

《上海卫星城规划(二)》:
序言
四、上海卫星城深入发展(1979年-1999年)
1984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浦东总体规划
闵行卫星城
吴泾卫星城
1989-1990年闵行一吴泾卫星城综合规划
嘉定卫星城
安亭卫星城
松江卫星城
金山卫卫星城
吴淞一宝山卫星城
从南京路的断垣残壁谈起——在调整中前进迫切需要搞好城市规划
努力建设好中小城镇——城市建设问题调查之
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彭冲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充分发挥上海有利条件建设三个基地要搞好五项工作
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摘要)
政府工作报告——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市第七届人民
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关于建设卫星城镇的几点设想
怎样发挥上海这个工业城市的作用?经济结构小组上海
调查组
单位自建住宅实行“四统一”见效快嘉定城厢镇千户
居民分到新居
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探讨
“带形发展”是建设上海的好方式——访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教授吴景祥
限制近郊扩展应建卫星城市
可否实行“三叉式带状”城建规划
疏散旧市区建设新市区——全国政协委员、城建局总工程师徐以枋对记者的谈话
全面规划因地制宜保持特点合理改造嘉定
古城展新貌
汪道涵在谈到城市建设和改造时说以住宅建设为重点
调整基建投资方向今后市区不再安排生产性的基本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一九八一年四月十日在上海市第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依托市郊县属镇建设卫星城——解决市区“臌胀病”的一种设想
建设中心城市与郊区城镇相联系的群体组合城市上海
城市发展方向已原则确定
上海2000年将建成什么样子市府原则审定《上海市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本市邀请中央和兄弟市有关领导和专家评议上海
……

精彩书摘

  《转型期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研究丛书:上海卫星城规划(套装1-2册)》:
  一、上海为中国经济的地位
  中国通商口岸,共计四十六处,全国贸易之中心,南为广州北为天津中部即上海是也。据最近海关调查报告,以上三处,贸易之总额,广州一亿万元,天津一亿五千元,上海六亿三千万元。由此以观,上海洵为全国贸易中心中之中心点也。夫上海非但外洋各国至中国航路为集中地,即中国沿岸及长江航路亦以此为集中地,他如沪宁沪杭甬而铁路之起点,均在于此。若以贸易区域而言,南徙福建省起,北至北部各省,诚为全国第一商埠也。中部各省与外洋直接贸易额,约占全国总贸易额之半数,而独以上海为第一。各国输入中部洋货共计五亿万元。就中上海约占四亿万元,在上海本地销去价额,约达一亿二十万元。其余六成六乃入长江流域北部各省。故长江流域及北部各省洋货,经由上海输入者居多。长江流域之物产,十分之九亦经上海输出,北部各省出产,亦经上海输出者居多。于是乎上海为全中国贸易之中心,可晓然矣。徒知上海贸易之消长,即可知中国前途之盛衰,并可知上海为中国经济地位最重要者矣。
  二、大海新港地点之选定
  扬子江横贯中国之中部,一大动脉也。其沿岸人口计达一亿八千万之多,而上海为其咽喉,诚为长江及海洋之要冲也。上海之运命,须视其外洋联络如何以为衡。扬子江通商口岸全系天然优势,今后益见其发达,顺从时势之要求,有不得不计及天然地利,于是乎上海筑港问题,殊为中外人士亟亟然所当研究也。夫近世之交通机关之发达,不可限量。兹就海船而论,其速力虽不及火车,然旅客邮件及货物,尤以海船搬运,独居多数,以其运费较廉故也。近时海运之发达,渐渐采用大船主义。一九、二十年美国费城,曾开万国海运业之大会,提议船型制限案,即规定船长九百尺,幅阔百五尺,吃水三十尺是也。当经大会审查,颇有反对,虽未实行,然而船型益见其大。据专门家之推测,解禁后实现云,预料将来发达,船长当达一千六百尺,幅阔百六十尺,吃水四十八尺或五十尺。以视一九一二年之提案,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观上海黄浦滩之现状,乾潮时水深仅十六尺至十八尺,满潮时水深不过二十六尺至廿八尺。上海吴淞港务局,力为浚泄,极为困难。吴淞上海间之航路,乾潮时水深仅二十六尺至二十八尺,两岸之间,不过六百尺以上。然其浚港经费,已时形不足矣。原来此项规定,甚为狭小。对于世界之巨船之入港。殊不能容。近世贸易渐渐倾向集中于大港,即小港渐次减少停留船舶。欲谋今后海运之发达,不得不预谋建设深水港,以便货物之起卸。此为中外公私团体及个人对于上海筑港问题发表意见。
  ……

前言/序言

  在上海大学“211工程”第三期项目“转型期中国民间的文化生态”研究中,我们推出了一套“转型期中国(上海)文化生态研究丛书”。如今“211工程”第三期项目已经结项,研究团队对于“转型期中国民间的文化生态”课题继续开展深入的研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其研究成果的视角与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故在原来“转型期中国(上海)文化生态研究丛书”的基础上,我们再推出一套“转型期社会生活与文化变迁研究丛书”。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升华。
  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社会生活内容也随之变化,新的社会生活内容的出现、旧的社会生活的消失以及贯穿社会的恒常内容,都成为社会生活研究需要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方面。正如有学者指出,人类存在并活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社会生活史,因而社会生活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社会生活史是学术界近年来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并出现了诸多优秀成果。1840年以来,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社会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体现在各个领域,与传统社会迥异,开始了近代社会的转型和文化变迁。“西力东侵”和“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影响很大,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启动及发展最早、最快,中部和北部地区的启动及发展其次,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启动及发展最晚、最慢。整个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呈现出从东向西、从南向北逐渐递减的趋势。一般而言,城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要早于和快于乡村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大城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要早于和快于中小城市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