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是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0BD039)。《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以结构学理论为经,以分析方法为纬,立足于作曲实践,将音乐结构的认知范围扩大到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哲学以及美学等多个领域和多重层面;用多元方式和视角层层透视音乐结构形态的诸种问题,以形成并构建对音乐结构和形式之逻辑构态的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以逆向思维方式进入音乐作品,力图还原作曲家创作时的状态及过程,并通过对该状态和过程在作品中显露出来的形式化内容的分析和解读,找到深入作品内核*为便捷与合理的路径,由表及里地论证音乐作品的深层结构——天然结构态;再通过多视角、立体化地揭示音乐结构的对位关系,进一步探求音乐结构的静态文本与动态音响之间的二元性特点及关系并试图寻找两者同一的合理路径,*终对作品的内涵做出有说服力的学术及人文阐释,从而为音乐创作、表演、研究和审美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实现了*初的目标:一方面,从音乐结构的多元透视界定了结构存在的基本条件,到追溯音乐结构的深层原则以提出并完善了天然结构态体系;从结构对位阐释音乐作品存在的方式,到结构二元性探究以打通创作、演绎、接受这音乐活动之一体环链,其研究理路清楚地呈现出一条带有元理论特征的逻辑线索。另一方面,行文顺序与体例以及大量的分析谱例(其中超过80%的谱例为大多数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材所未涉及的,近50%的谱例为20世纪以后的音乐创作)不仅为元理论的成立提供了实证范例,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循序渐进和充足的内容。可以说,由于本研究注重了科研与教学的一体化功效,因此《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既可作为科研成果,亦可作为独立完整并体系化的教学材料。

作者简介

  贾达群,中国第五代音乐家群体在创作、理论和教育诸领域中富于创造和开拓精神,且成果丰厚,并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代表之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理论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音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音乐分析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音乐研究》《音乐艺术》等学术期刊编委。

目录

自序
绪论
第一篇结构形态(音乐结构面面观)
概述
第一章单位及其形态
第一节乐旨
第二节乐节
第三节乐句
第四节乐段(上)
第五节乐段(下)
第六节乐片、乐部、乐章
第二章结构构建方法
第一节重复
第二节对比
第三节变奏
第四节展开
第五节五大原则
第六节四种组合方式
第三章织体形态
第一节线状织体
第二节点状织体
第三节块状织体
第四节复合织体

第二篇结构构态(天然结构态)
概述
第四章二分性结构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二段曲式
第三节二部曲式
第四节古二部曲式
第五节古奏鸣曲式
第六节变体奏鸣曲式中的二分性结构特征
第七节对称结构(镜像结构)
第八节复杂及交混结构(上)
第五章三分性结构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三段曲式
第三节三部曲式
第四节并列的三部曲式
第五节复杂及交混结构(下)
第六节回旋曲式
第七节奏鸣曲式
第八节回旋奏鸣曲式
第九节拱形结构

第三篇曲式与体裁(结构的整体性)
概述
第六章变奏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固定旋律变奏曲
第三节固定和声变奏曲
第四节织体装饰变奏曲
第五节性格自由变奏曲
第六节多重变奏曲
第七节变奏曲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体现
第七章协奏曲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独奏(唱)与协奏
第三节多重协奏曲
第四节乐队协奏曲
第八章组曲与套曲

第四篇结构对位(多重结构及其关系)
概述
第九章层结构与体结构
第一节层结构
第二节体结构
第十章结构对位类型
第一节层对位
第二节体对位
第三节局部对位
第四节整体对位
小结多重结构与音乐整体性之关系

第五篇结构二元性(静态文本与动态音响关系)
概述
第十一章文本结构与动态音响(演绎)
第一节声音的模糊性
第二节声音的平衡
第三节声部或结构强调
第四节结构的模糊性
第十二章文本结构与听觉结构(审美)
第一节重复的结构意义
第二节速度的结构意义
第三节声响的结构意义
第四节多重结构带来的听觉结构认知
第十三章音乐刨作、表演与聆听的同—性
第一节开放的结构认同
第二节音乐活动链条中的创造性

后记
参考文献
谱例索引

精彩书摘

  《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
  重复(repetition)是音乐发展的最简单的基本手法,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手法。重复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突出被重复的乐思,加深听者对它的感受。一般来讲,短小的动机细胞因承载了乐思的重要信息,其重复就更加必要。
  完全的重复在文本中的表现为简单的反复,这种反复在乐思的强调和发展中起着统一的作用,反复不提供任何对比的因素。简单反复次数增加时,又会使乐思的陈述和发展停滞僵化,妨碍了音乐有机地发展。因此,简单反复的使用一般不超过两次,即我们常说的“事不过三”。
  有时候短小的乐思需要做多次的反复,以便使它产生某种形象或动作的持久性感觉,这样的反复一般带有某种明确的美学意义和表现倾向。也就是说,通过这种不断的反复,强化和突出了作曲家的某种表现意念,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如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结尾,作曲家将两小节的动机反复了六次之多,使该动机暗示的悲观的结局思想非常突出。而一二次简短的反复是完全不够的。
  ……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