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0-6岁女孩的父母、教育工作者
  活用鼓励法则,养育女孩很轻松!(此句紧靠书名,放书名下方),从儿童到大学生,指导9000人成功之后的宝贵经验,7个步骤,培养内心强大、外在温柔的现代女孩,竹内绘里香的女孩七步教育法。
  阶段10岁刺激五感--培养感性
  阶段21岁分享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主性
  阶段32岁重视孩子的世界观--培养想象力
  阶段43岁相信并认同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不依赖他人的心理
  阶段54岁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机会--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阶段65岁让孩子与其他人互相帮助--培养表达自己主张的能力
  阶段76岁倾注满满的爱--培养自我肯定意识

  近些年来,从高中、大学毕业的孩子因为“不知道将来要干什么”而窝在家里的现象大幅增加。这些孩子既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也没有想要做事的积极性。这种现象的出现无论对孩子,还是对父母都是一种灾难。

  我家的孩子,没问题吗?继续以前那样的教育方式,没关系吗?在当今这个育儿信息铺天盖地,社会状况瞬息万变的时代,作为父母还是时常地感到不安吧。
  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和幸福。开朗健康、和大家友好相处、愉快地度过学校生活,顺利地升学,进而充满活力地踏入社会的大门,做出贡献,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为父母,想必谁都是这样想的。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内心强大、外在温柔的现代女孩呢?
  《决定女孩一生的0~6岁育儿法》作者在成功直到9000个孩子之后,给我们找到了非常有借鉴意义的答案--那就是针对男孩女孩固有的生长发育、性格、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教学。并且,作者还针对这种差异研究出了针对女孩的七步教育法,对与广大陷于迷茫之中的家长们来说,该教育法具有相当的实践意义和操作性。强烈推荐0-6岁女孩的父母们对照阅读。

内容简介

  感性、自主性、想象力、不依赖他人的心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自己主张的能力、自我肯定意识--为了使女孩具备这些重要品质,我们需要两个字--鼓励。
  日本著名幼儿教育专家竹内绘里香20年来致力于儿童心理、教育、培养领域的研究,从儿童到大学生,至今已经指导了约9000人。在熟知男女在身心发育方面种种差异的基础上,她找到了针对不同年龄女孩的著名的七步教育法,并提出养育女孩应该遵循的“鼓励”法则。《决定女孩一生的0~6岁育儿法》将作者的七步教育法融入日常生活细节,用通俗简洁的语言、清新明快的插图加以表现,既展示了作者的独特教育智慧,更给0~6岁女孩的父母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作者简介

  竹内绘里香,茶之水女子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科硕士毕业,幼儿教育工作者、淑德短期大学兼

  职讲师、一般财团法人日本儿童指导协会理事长,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20年来致力于儿童心理、教育、培养领域的研究,从儿童到大学生,至今已经指导了约7500人。在研究发育心理、表现教育、行动科学等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分别针对0~6岁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方法--七步教育法,并经广泛验证收到实效,由她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全国各种素质大赛中夺得大奖。以此为主要内容的专著《决定男孩一生的0~6岁育儿法》《决定女孩一生的0~6岁育儿法》在日本持续畅销,广受追捧,引发了大众对两种性别实施差异化教育的热议。

精彩书评

  训练孩子上厕所一直没有进展,你批评他"你为什么一直做不到呢?"的时候,请你问问你自己,希望孩子尽快学会自己上厕所是"为了孩子"吗?还是说孩子早点学会上厕所的话妈妈会轻松呢?当你催促孩子"快点快点"的时候,你是"为了孩子"吗?还是因为妈妈自己很着急呢?当你奖励孩子或是威胁孩子必须要听你的话的时候,你是"为了孩子"吗?还是说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容易听你的?
  ……如果父母把"为了自己"放在优先位置考虑的话,那么孩子做的任何事都会成为父母烦躁的根源。只有真正"为了孩子",父母才能感受到育儿是充满惊喜、发现和快乐的。孩子的举手投足都会让父母感觉到她的成长,都会让父母感动。因此,如果你觉得育儿很辛苦的话,那就试试深吸一口气问问自己我做的事"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竹内绘里香

目录

前言
第1章0岁培养“感性”
温柔的表情和语言对女孩的成长至关重要
鲜艳的色彩和不同的触感提升女孩的感性认识
舒缓的音乐和儿歌对女孩特别有用
将敏感的女孩养得沉稳些
多多外出增强五感感受力
第2章1岁培养“自主性”
“快看快看”--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父母要认真回应
让孩子多爬,促进她健康成长
多让她自己动手,父母不要过度插手,培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对女孩来说,感受力非常重要。孩子关注某个事物的时候父母要表扬她
教她“停”“回来”,培养自律性
第3章2岁培养“想象力”
孩子注意力集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时,父母不要打扰
接触各种实物,磨炼孩子五感,她的想象力会更丰富
画画、折纸之类的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独创性
认真陪孩子聊天,孩子会更聪明
让孩子坐在腿上,给她读图画书,培养孩子想象力
一天半个小时完全拿出来陪孩子,叛逆期你会轻松些
第4章3岁培养“不依赖他人的心理”
当孩子说“我要自己做”的时候,要充分让她体验错误、失败
不引起孩子反感的批评方法
引导孩子体会对方的心情,让孩子能够由衷说出“谢谢”“对不起”
女孩的坚持是消除自我不安的手段
承认孩子行动的语言比“表扬”更有效
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是“相互扶持生存”这种社会性萌发的起点
第5章4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孩子出现烦躁情绪的时候,要教给她具体的解决方法
爱生气的孩子需要多抚摸
容易受伤的孩子需要你对她说“我永远支持你!”
内向的孩子需要经历消除不安的阶段
不要一味说“不”,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只要孩子做到了你所期望的一成,就说明孩子成长了
第6章5岁培养“表达自己主张的能力”
如果想让孩子变得善良,就要让她战胜痛苦回忆
如果希望孩子能够说出自己意见,就不要过度期待她是个“好孩子”
要培养孩子“不给他人添麻烦”的道德心
在过家家游戏或图画书的故事中注入感情有利于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女孩之间吵架,父母首先要在情绪上接受
让孩子自由地做想做的事,可以让她抒发一些不容易对外宣泄的情绪
第7章6岁培养“自我肯定意识”
爱自己进而肯定自己
妈妈幸福孩子就会幸福
相信孩子能行,孩子的能力就会提高
确认“为孩子,还是为自己”,避免过度干涉
迷茫时紧紧地抱住孩子7秒钟,不安就会得到缓解
结语

精彩书摘

  第1章0岁培养“感性”
  温柔的表情和语言对女孩的成长至关重要
  生养过男孩的妈妈第一次抱女孩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这孩子怎么那么乖那么老实啊,因为男孩子总是手脚乱打乱踢,眼睛四处张望,经常哇哇大哭、让人摸不着头脑,女孩给人感觉则像能用心与母亲作交流一样。
  是不是女孩天生就温柔老实,男孩天生就淘气爱闹呢?当然不是,因为也有淘气的女孩和老实的男孩子。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男孩女孩天生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
  有一种为婴儿设计的玩具,可以发出丁丁当当的声响。有实验表明,当有人拿着玩具走近的时候,男孩会一直盯着被晃动发出声响的玩具看,而女孩则会盯着手拿玩具的女性实验员的脸看。男孩子容易对活动的东西产生兴趣,女孩则对人的表情感兴趣。也是由于这个原因,等他们再大一点,男孩子就会开始喜欢玩玩具汽车,女孩则会热衷于过家家这样的游戏。据说这是由于男女的眼部构造天生存在差异所致。男孩子的眼睛擅长捕捉活动的物体分辨其位置关系,女孩的眼睛则擅长分辨物体的形状和细微的变化,所以女孩更容易通过表情察觉到妈妈的情绪。妈妈在笑着看着我、妈妈好像很忙似的走过来面无表情地帮我换了纸尿裤、妈妈给我喂奶的时候有没有看我等等,其实女孩总是在观察这些的。然后,她可以判断出今天妈妈很温柔,或是现在妈妈有点生气等等。
  当然小婴儿都喜欢温柔的妈妈,所以跟孩子接触的时候一定要充满爱意地看着她和她说话。特别是月龄阶段,是孩子在父母的疼爱中形成自信的关键时期。此时她还不能说话、不会走路、不能自己吃东西,是离开父母自己什么都做不了的小婴儿,所以父母必须认真对待和孩子的每一次沟通。
  试试下面这些做法,孩子应该会向你回报以笑容的。
  ○孩子哭了,首先看着她的脸,对她说“妈妈在这里”
  ○看着她给她喂奶
  ○换纸尿裤的时候,看着她对她说“我们来换纸尿裤了哦”
  ○开始吃辅食以后,正面对着她一起吃饭
  ○孩子能趴着以后,趴下来看着她
  ○会爬以后,要把自己的视线调整到孩子的高度,刺激孩子向前爬的意愿。
  ○和女孩说话时要看着她的眼睛
  现在给你换纸尿裤哦!
  妈妈在这里!
  我们一起爬!
  有的妈妈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一言不发,跟孩子没有任何沟通,有的妈妈则会温柔地和孩子边讲话边哄睡。有研究表明,后者孩子发育得更快。所以请父母认真看着孩子的眼睛,表情丰富地与孩子接触。
  女孩都希望妈妈能够跟她多讲话。
  鲜艳的色彩和不同的触感提升女孩的感性认识
  刚出生的时候,男孩经常会收到蓝色的礼物,而女孩多会收到粉色的礼物。可是,刚出生的女孩真的就更喜欢粉色而不是蓝色吗?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女孩不管蓝色还是粉色都喜欢,而男孩则对这两种颜色都谈不上喜欢。这也是由于男女的眼部构造以及识别物体的方式有差异造成的。男孩子不善于识别颜色,而女孩可以分辨细微的颜色差别,所以对于男孩子来说黑白这种对比鲜明的颜色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对于女孩来说,她们会更喜欢红色、橙色这样明亮鲜艳的颜色,而且也更擅长识别红色和粉色、蓝色和绿色之间细微的差异。不只是颜色,据说女孩还擅长分辨物体质感上的差异。
  颜色明亮鲜艳的玩具
  触感柔软的毛巾
  五颜六色的装饰品
  不同质感的物品
  让女孩从小接触五颜六色不同质感的玩具可以促进她感性认识的发展。具体有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做法。
  ○给孩子颜色鲜艳的东西玩
  ○房间装饰要用亮色
  ○给孩子用的毛巾和被褥要触感柔软
  ○给孩子不同质感的玩具和物品
  感受力,会成为孩子以后想象力的基础。而想象力又关系到孩子以后是否能替别人着想,是否能理解别人的苦楚。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温柔善良的人,从小时候开始,父母就要在不同环境中刺激孩子各种各样的感性认识。
  让孩子感受各种细微的差异。
  舒缓的音乐和儿歌对女孩特别有用
  给婴儿听古典音乐对他有好处,这种说法你听说过吗?实际也有数据表明妊娠期间多听舒缓的音乐,孩子出生以后食欲会更好,长得也更快。也就是说舒缓的音乐对孩子来说是有积极作用的。
  可是还有一点是大家可能不知道的,那就是给男孩子听音乐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也就是,给女孩听音乐可能会促进孩子更快成长,但男孩子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是由于男孩女孩小时候的听力差异造成的。人们常说女孩说话早,实际上女孩的听力也比男孩子好,细小的声响女孩也能听得见,所以她们理解和学习语言更快。因此,父母要多唱儿歌给女孩听。女宝宝本来就喜欢妈妈温柔的表情,再加上妈妈温柔的歌声的话,一定能够达到促进孩子身心发育、稳定情绪的作用。
  不过,反过来因为女孩听力好,所以她们也更容易听到不想听的声音。
  女孩能够通过妈妈的语调听出妈妈的心情好坏,所以对女孩说话的时候妈妈切记要语调柔和。还有,给孩子喂奶的时候或是孩子睡觉的时候,要多留意周围的生活噪声,最好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女孩对声音的大小和音调高低也很敏感,所以爸爸要注意用比平时更小声、更温柔的语调跟孩子说话。
  女孩耳朵更好哦!
  将敏感的女孩养得沉稳些
  女孩一般来说会比较安静沉稳,但是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个性,所以也有不是这样的。例如比较敏感的孩子,给她吃奶她哼哼唧唧哭个不停;看她困了往床上一放她马上生气大哭;好不容易哄睡了,一点点声响或晃动又能把她吵醒。这样的孩子会让妈妈觉得很棘手很难带,好不容易大一点了又会有新的困扰。这样的孩子通常很没主见,被小朋友抢了玩具就只会哭,上幼儿园也很难适应,每天早上都哭着不肯上学等等。总算适应了集体生活,可能又会因为朋友说了讨厌她之类的话哭着跑回家来。可能有的父母会因为孩子的这种个性而苦恼,甚至担心“我家孩子这么敏感,将来可怎么办啊?”。但是,小婴儿也有自己天生的个性,敏感也是她个性的一部分。敏感的孩子更善于察觉对方的情绪,更会替人着想。她们善于观察又勤奋,一旦找到某件感兴趣的事情就能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
  敏感的孩子比普通的孩子感受力更强,身处相同环境中,她们会觉得声音更大、光线更刺眼、冷暖感觉更强烈。因此,当这样的孩子要睡觉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保证环境安静,不要有大的声响和强烈的光线刺激。她们哭闹的时候父母要多背多抱,也可以模仿胎内环境,用柔软的毛毯给她包裹起来哄睡。
  随着月龄增长,孩子开始能够读取妈妈的声调和表情。当妈妈很忙、语气不好、表情严肃的时候,孩子会敏感地察觉到这种不同,变得不安起来。所以妈妈要更辛苦一点,与孩子接触的时候要保持心情平静,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批评大孩子或与家人吵架。
  敏感的女孩特别多,当然也有敏感的男孩子,父母采用同样的相处方式就可以了。
  ○平静地和孩子说话
  我是爸爸,今天
  你乖不乖啊?
  诶?
  怎么了
  孩子觉得你声音太大了。
  你要温柔
  平静地和
  她说话。
  不过也有个性和行动方式完全相反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就算周围声音很大,灯光很亮,她们也没关系;有时,你批评她她也跟没听见一样。与这样的孩子相处的时候就不用特别小心了。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就算是兄弟姐妹也存在差异,所以父母要知道与孩子相处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敏感也是个性。
  多多外出增强五感感受力
  女孩总是很可爱,她们睡觉安稳,妈妈一看她她就笑,所以父母经常会让她一直在家里悠闲地玩耍。可是,这样太可惜了,因为0岁阶段是女孩感性认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感性与五感功能密切相关,孩子通过看、听、嗅、品尝、触摸等行为来认识世界,所以当孩子4个月以后身体情况稳定了,就可以趁孩子醒着情绪好的时候带她出去散散步。
  带孩子散步的时候背着、抱着要比坐婴儿车好,因为孩子与妈妈贴在一起的时候最安心,而安心的散步才能促进智力的发育。一起散步的时候妈妈要把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嗅到的等所有自己能感受到的东西都用语言讲给孩子听。
  ○“今天的风很冷是吧,脸蛋都吹得凉凉的!”
  ○“树叶已经变红了,秋天到了!”
  ○“天阴阴的,是不是要下雨啊?”
  ○“看蚂蚁在爬诶,它们是不是要回家呢?”
  ○“好暖和,因为太阳公公出来了。”
  ○“真好闻,是丹桂花的香味!”
  ○“树叶哗啦哗啦响呢!”
  ○“松树叶一根一根的。”
  ○“这朵花是红色的,这朵是黄色的。”
  ○“这是水的声音,河水在流淌。”
  ○“虫子在叫,是不是蝉啊?”
  一颗善于感受的心最终会转化成想象力,想象力又是可以描绘未来梦想、体会他人心情、让人变得善良温柔的非常重要的能力。想象力的基础,也就是感受力,是要从孩子月龄阶段就开始培养的。现在孩子还小可能看不出来,但是月龄阶段感受经验丰富的孩子,到了2岁左右语言能力会有急速的发展,而且也会展现出在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和运动方面的兴趣和能力来。婴儿阶段独有的亲子时间里,一定帮助孩子多多感受不同的事物。
  让孩子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0岁阶段她也能明白。
  第2章1岁培养“自主性”
  “快看快看”--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父母要认真回应
  刚满1岁的孩子经常会一边指着某样东西一边“啊啊”地叫,似乎在努力地想要跟你说什么。这种用手指物的行为是1岁孩子重要的发育表现。出现这个姿势首先证明孩子有了想要了解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此以后,妈妈就不再是一个人自言自语了,而是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展开与孩子的谈话。妈妈要仔细留意孩子是不是在用手指着什么,然后告诉她“那是猫”。每一次孩子“啊啊”叫的时候妈妈都要告诉她一遍“那是猫”,这样孩子就能理解那是猫了。不要使用喵喵、汪汪、嘀嘀等小孩话告诉孩子,而要告诉她正确的说法“猫”(或狗、车),这样孩子才能学会一个一个的小知识。此外,当你为孩子不断变聪明而高兴的时候,也可以自嘲一下自己在外人眼中的“傻样”。
  当孩子开始用手指物,就说明孩子已经开始学习与人沟通了。“啊啊”叫其实是孩子想要和妈妈说话的意思,所以当孩子叫的时候,即使再忙也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地给予回应,围绕孩子所指目标展开话题,而不能敷衍几句了事。如果孩子指物的时候是伸开整个手掌来指的,就说明她手指的运动能力尚未发育成熟,妈妈应该多和孩子玩抓握物体的游戏,洗澡以后也可以帮助孩子转动每一根手指,给予适当刺激。
  ○反复多次教给她,孩子掌握的知识自然越来越多
  啊--
  啊--
  猫在伸懒腰呢!
  猫正在生气。
  啊--
  啊--
  猫在睡觉呢!
  另外,有的孩子想要引起父母注意的时候不是用手去指,而是通过拽父母衣服等方式表达,我们称之为“CraneBehavior”。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的时候,父母要跟孩子一起走到目标物附近,然后指着目标物告诉孩子“这是猫”,亲身示范孩子具体应该如何做。
  孩子“快看快看”的行为对于她对事物的理解、语言能力的发展、与他人间的交流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而高兴--“她现在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啊”,同时认真地回应孩子。
  要对孩子越来越广泛的兴趣爱好给予足够的关注。
  让孩子多爬,促进她健康成长
  1岁以后,孩子就会乱爬乱跑了。女孩一般走路会更早一些。但是父母不应该单纯地认为“走路越早越好”,必须让孩子充分地爬行。现如今生活方式和过去不一样了,很多时候就算想让孩子爬,家里也没有那么大的地方,桌椅家具堆满了整个屋子,所以很多孩子都是没怎么爬就开始走路了。再加上女孩更喜欢模仿妈妈和其他人的行为,所以看到兄弟姐妹或父母走路的样子,很快就学会怎么走路了。但是,爬行可以锻炼到孩子手臂和上半身的力量,这都是孩子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重要肌肉群。手臂有劲了才能在摔倒的时候撑起身体,向后倒时必须要靠腹部的力量弓起背让屁股先着地。如果孩子手臂和上半身力量不够的话,向前摔倒就会直接摔到脸,向后倒则会磕到头。想要锻炼孩子的手臂和上半身力量,爬是最好的运动。
  可是,不管父母多想让孩子爬,她就是想站想走,你也没办法啊。这种时候,父母就要放低身体,采用一样的爬姿来和孩子做游戏。女孩特别喜欢模仿大人,喜欢和大人一起活动,所以如果妈妈先趴下呈四脚爬姿势(膝盖不着地的爬),然后对孩子说“你能吗?”,她一定会高兴地和妈妈一起锻炼上半身的。
  此外,让孩子爬楼梯也是很有效的锻炼方式,因为1岁多的小孩走路还不稳,让她上楼梯她一定会手脚并用的。而日常生活中最有效的锻炼孩子上肢力量的方法是,妈妈和她牵手时只伸出自己的一个手指让她使劲拉住。我们经常看到有人握着孩子的手把她拉起来,这样做真是白白浪费了孩子锻炼的好机会。因为抓、握动作是可以锻炼孩子的握力和臂力的,但是一定要让孩子主动施力。对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最好的玩具就是室内攀爬架,只要把它往屋子里一放,孩子就自然会动用手臂的力量玩起来,孩子上半身力量会逐渐变强。所以房屋比较宽敞的家庭可以设置一个试试。家里有女孩的父母更不希望孩子摔倒伤到脸,所以一定要有意识地把孩子养得很结实!
  和孩子一起爬
  利用攀爬架锻炼孩子的上半身肌肉效果很好
  手臂和上半身力量大了,孩子就不容易摔倒。
  多让她自己动手,父母不要过度插手,培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小孩1岁多,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正是淘气、让父母困扰的时期。看到纸巾盒就把纸巾都抽出来,看到沙拉酱就把它挤光光,看到插座就用手指头捅,屋里的所有柜门也都全部打开等等,真是一刻都不能不看着。可是1岁又叫体验期,就是孩子亲身体验学习各种事物的时期,所以他的任何行为都是有意义的。像抽纸巾,也许是他想知道到底抽多少才能抽完;还有沙拉酱,他一定想亲手摸摸这种既不是液体也不是固体的黏糊糊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所有这些行为都是他的兴趣以及对某些事物的关心的表现,所以都不应该阻止他。
  可能有时你会想对他说“你这样做很没教养诶”,不过我劝父母们还是先不要去管教他。管教孩子也是要讲时机的,3岁以后再教他礼节也不晚,因为要到3岁以后,他们记得规矩并遵守的能力才能发育成熟,而礼节、教养等与人际交往相关的意识要到4岁左右才能建立起来,因此,1岁多的时候,你即使教他这些他也理解不了。
  眼前有高台子他就自然地想爬上去,这是小孩子的本能。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攀爬是促进身体发育的非常重要的行为。很少攀爬的孩子,就会容易摔跤,容易变得很笨拙,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从小通过不断的摔跤跌倒学会如何摔跤。可是女孩的话,父母可能会担心“她会不会从高处摔下来啊”,更担心她会受伤,可能你随时都想对她说“不要摔下来哦”。不过我的建议是,这种时候要对孩子说“要小心哦”,因为据说对孩子说“不要摔下来哦”会使孩子摔下来的可能性增加50%。因为这么小的孩子是无法理解否定句式的,只能记住这句话中的个别单词,所以更容易摔下来。当然,“不要摔跤”和“不要摔下来”是一样的。
  ×;用否定句式提醒○让孩子明白该怎么做
  不要摔倒哦!
  不要摔倒!
  我不是跟
  你说了吗?
  啊--
  小心点哦!
  成功了!
  我小心了啊!
  当然有些事是真的有危险的,例如用手指头捅插座孔等。这种时候不要只是跟孩子说“不行”,而是应该告诉她“危险”“会疼”“烫”等孩子能理解的具体理由。就算孩子不能马上理解,反复对她说她也是早晚能够明白的。
  1岁阶段是做事热情和行动力发展的重要时期,父母要注意,不要因为是女孩就过度保护,这样只会扼杀孩子成长的萌芽。女孩喜欢模仿别人,喜欢与人交往,当面对新的挑战时,她们会希望妈妈能跟她一起做,还喜欢一边和妈妈说话一边玩耍。但是,在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时的勇敢程度,和一个人反复尝试方面则要比男孩子差多了。
  1岁阶段的各种尝试和失败的体验对于激励孩子的做事热情是非常重要的,女孩的家长更要有意识地多给孩子创造体验的机会。女孩也要培养得勇敢些。
  女孩也要勇敢。
  对女孩来说,感受力非常重要。孩子关注某个事物的时候父母要表扬她
  女孩在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重视和别人的共鸣以及分享过程。也许她还无法表达清楚,但是她会坚持一一报告“妈妈……(这是树叶)”“妈妈……(快过来)”“妈妈……(立起来了)”等等,这是女孩的特征之一。女孩在向着目标前进的时候会将过程分成很多步,然后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父母应该接受孩子每一步的汇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里我为了让大家好理解用了“表扬”这个词,但严格一点的说法应该是,认同孩子一点一点的变化成长,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倾听并认同。倾听能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我一直都在关心你”。“关心”是最重要的爱的表现,父母经常关心孩子的成长孩子才有可能自己前进。“认同”传达给孩子的信息是,我接受你的一切语言和行动,“我是一直支持你的”。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同,孩子会重新审视自己是不是在一步步接近目标,也就能促进她进一步前进了。认同绝对不是单纯的表扬。
  1岁多是最喜欢走路的时候。又要走,又要跑,又要爬,孩子什么事情都想试试看。这个时候父母不能用“真厉害”“真伟大”这种主观性的语言来鼓励她,而是应该说“好快啊”“走了一步啦”“走到桌子那了”等等可以描述孩子行为细小变化的语言,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与父母的反应和语言之间的关系,孩子会越来越聪明的。
  其中,希望父母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不能总结性的表扬。比如,在公园玩了很长时间以后对孩子说“你今天玩得真好啊”。对于记忆力还不是很好的孩子来说,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你可以试着想一下,妈妈一定是每天都很努力地为家人准备饭菜,平时吃饭从来不发表任何感想的丈夫如果突然有一天对妻子说“这个月的饭菜真好吃”,妻子也会想“什么?你说什么时候的?”。我觉得说出自己每天的感想要比这种总结式的表扬更能鼓励做饭的人。就算不是每天表扬也没关系,“今天吃鱼吗?”“今天你好像很忙啊”这样表示出自己的关心,做饭的人也会很高兴的。像这样希望经常有人与自己分享感受是女性特有的感性表现。
  认真地看着我并支持我,我会很高兴的!
  教她“停”“回来”,培养自律性
  1岁多开始走路以后,一定要教会孩子“停”。可以跟孩子说“我们来做游戏吧,我说‘停’你就要停下来”,然后让她学会“停”。孩子会走会跑以后,就要让她学停、回来和跟随,然后是教她蹲等动作。这些动作与孩子的自律性有关。所谓自律性是指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是忍耐、努力等能力的基础。
  孩子首先面对的自律性考验是如厕训练。婴儿时,孩子想尿尿的话只要直接尿在纸尿裤里就行了。到孩子快2岁的时候,她能了解想要尿尿的感觉了,所以有尿的时候会坐立不安,有时也能稍微憋上一会儿了。孩子控制尿尿的行为是与其自律性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通过奔跑中突然停止或返回这样的反复训练,孩子会慢慢具备自我控制能力。这种自我控制能力除了能控制动作以外,还能让孩子控制想尿尿这样的生理性冲动,甚至是感情上的冲动。孩子日常的各种活动都会对其成长发育带来影响。
  这个时期帮助孩子打好自律性发展的基础,4岁以后她将会成为一个善于忍耐的孩子。不过就拿如厕训练来说,不能操之过急,首先要让孩子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乐趣,同时培养她的自律性,让她学会忍耐,这样父母也能轻松些。
  能控制身体也就能控制内心了。
  ……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