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杏林传习十三经:医方集解》搜集切合实用方剂800余首,分列21门,以《内经》理论学说为指导,以仲景学说为基础,综合数十医家硕论名言,对所采集方剂予以诠释,每方论述包括适应症、药物组成、方义、服法及加减等,是一部影响深远的方剂专著。

目录

卷上
补养之剂第一
发表之剂第二
涌吐之剂第三
攻里之剂第四
表里之剂第五
和解之剂第六

卷中
理气之剂第七
理血之剂第八
祛风之剂第九
祛寒之剂第十
清暑之剂第十一
利湿之剂第十二
润燥之剂第十三

卷下
泻火之剂第十四
除痰之剂第十五
消导之剂第十六
收涩之剂第十七
杀虫之剂第十八
明目之剂第十九
痈疡之剂第二十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救急良方第二十二
勿药元诠第二十三

精彩书摘

  《杏林传习十三经:医方集解》:
  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发热头痛,自汗,恶风恶寒,鼻鸣干呕;及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
  桂枝芍药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热服,须臾,啜稀热粥,以助药力,温覆取微似汗,不可令如水淋漓,汗出病差,停后服;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此足太阳药也。仲景以发汗为重,解肌为轻,中风不可大汗,汗过则反动营血,虽有表邪,只可解肌,故以桂枝汤少和之也。经日: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桂枝辛甘发散为阳,臣以芍药之酸收,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令走泄阴气也;姜辛温能散,枣甘温能和,此不专于发散,又以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麻黄汤专于发散,故不用姜枣,而津液得通矣。
  本方加白术、川芎、羌活、防风、饴糖,名疏邪实表汤,治同。
  本方去芍药、生姜,名桂枝甘草汤,治发汗过多,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本方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
  本方去芍药,加附子,名桂枝附子汤,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
  本方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名桂枝新加汤,治伤寒汗后身痛,脉来沉迟。
  本方减甘草一半,加芍药一倍,名桂枝加芍药汤,治太阳误下腹痛,属太阴证。
  本方加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治表证误下,大实痛者。
  本方去桂加茯苓、白术,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发无汗,心满微痛,小便不利。
  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也。
  本方去芍药、生姜,加茯苓,名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甘澜水煎,治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
  本方合麻黄汤,名桂麻各半汤,治太阳证,如疟状,热多寒少。
  本方二分,合麻黄汤一分,名桂枝二麻黄一汤,治太阳病已大汗,形如疟,日再发。
  本方二分,合越婢一分,名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本方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再加黄芪,名黄芪建中汤;除饴糖,名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发热,两胫自冷,身痛身重,腰上有汗,腰下无汗,小便不利。
  小建中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赢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小腹拘急。若崩伤不止,加地黄、阿胶。
  本方除甘草,加黄芪三两,名桂枝五物汤,治血痹。
  本方加栝蒌根,名栝蒌桂枝汤,治太阳证备,身强几几,脉反沉迟,此为痉。
  本方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本方加葛根、麻黄,名葛根汤。
  ……

前言/序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医中药成为持续热门话题之一。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学术领域,能像中医中药这样吸引普罗大众的热切关注,其中以下几个映像片段,尤其让人记忆深刻。
  其一,刘力红,《思考中医》。一部副标题为“伤寒论导论”的学术著作,意外地卖成了畅销书,引爆了国人的潜在热情,以“××中医”为题名的图书出版市场一时风起。关注中医由此成为大众潮流,不少青年才俊由于《思考中医》的因缘而入岐黄之门。
  其二,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千人诺诺的舆论氛围里,突现一人谔谔,自然地就成了焦点事件。这一场兆启于互联网新媒体的“中医存废之争”,虽然学术内涵无多,更像是一场口水战,但影响所及,甚为可观,终以国家行政权力干预而收场。
  其三,张悟本,中医养生乱象。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热切关心自身健康的表象背后,是对医疗消费沉重负担的隐忧,由此形成一个追求“简、便、廉、验”保健养生之道的巨大诉求空间,于是绿豆、茄子、泥鳅、拍打、拉筋、刮痧等纷然亮相,大都假以中医之名。
  其四,屠呦呦,诺贝尔奖。四十多年前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终于获得国际学术大奖,一慰国人多年的“诺贝尔情结”。受一部中医古籍文献的启示,才有此项科研成果的关键性技术突破,由此更加强化了“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的著名论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立法程序进展顺利,中医中药发展契机甚好。
  身处这样的社会人文气交之中,对于中医中药学术发展,中医学人自有切身感触与深入思考。现代著名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名言:“乏人乏术难后继,中医中药总先忧。传承未解穷薪火,侈口创新缘木求。”自从西学东渐,中医学术遭遇生存危机,近一百多年来,如何传承中医学术,始终是萦绕不去、无可回避的大问题。就像一种沉疴痼疾,迄今没有理想的诊疗之道;然而,保一分胃气,便留得一分生机。《山东中医学院学报》自1980年第3期起开辟专栏“名老中医之路”,曾经陆续发表97名当时全国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回忆文章,着重介绍他们走过的治学道路和积累有年的治学经验。从中可见一个学术共识:深入学习中医经典,才能打下良好的学术根基。
  近现代大凡取得一定学术成就,拥有较高临床造诣的名老中医,无不强调经典古籍的重要性。如李克绍先生说:“中医学的根柢是什么呢?就是《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著作,对于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就会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要把中医学得根深蒂固,是不可能的。”中医现代教育模式实施已近百年,与之配套的新编教材体系渐趋丰富。然而,莘莘学子被新编教材引入中医门墙之后,欲求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并在临床工作中游刃有余,能在中医学术研究方面有所造诣,则仍须深入研读经典古籍。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