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近年来,冯骥才先生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在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守护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我们的精神的重要性,而肆意破坏拆毁城市文脉,毁弃独特文化风景的时候,他奔走呼号,付出极大的艰辛和牺牲,为挽住我们的文化艺术而多方努力,哪怕被误解,哪怕被欺诈,就像他在《精卫是我的偶像》里所说的,他是用精卫精神在用心保卫我们的文化和文明。靠着冯骥才执著的呼吁和奔走,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古老文化的价值。为此,他荣获了2009年“中华文化人物”称号。
  冯骥才先生说,知识界要做的,就是去唤醒大众认识这些文化的价值,但这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不是单靠某几个知识分子就能完成的,只有大多数人了解了我们的文化所独具的价值,特别是精神上的价值,并逐渐成为的一种共识,我们的文化内蕴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
  这也正是这本《冯骥才散文精选》之所以在选录一部分记人记物的经典散文之后,特别选录了有关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底蕴的独特视角的散文的目的。

内容简介

  《冯骥才散文精选》作者冯骥才先生说,知识界要做的,就是去唤醒大众认识这些文化的价值,但这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不是单靠某几个知识分子就能完成的,只有大多数人了解了我们的文化所独具的价值,特别是精神上的价值。
  这也正是《冯骥才散文精选》之所以在选录一部分记人记事的散文之后,特别选录了有关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底蕴的散文的目的。希望青少年朋友在阅读《冯骥才散文精选》之后,不仅感受到冯先生散文的文笔之美,更体会到守护和传承我们文化精神的责任。

作者简介

  冯骥才是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其文学作品丰富多彩,创作题材广泛,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他的作品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地描写,特别是在刻画人物灵魂的同时,善于给作品创作总体气氛,使读者更好地感受时代,理解人物。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冯骥才散文精选(青少年文库)》《记韦君宜》等文中有说明)、《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作品《挑山工》《花脸》《珍珠鸟》等已经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1995年他亲自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艺术顾问。

目录

黄山绝壁松
长衫老者
珍珠鸟
花脸
逛娘娘宫
快手刘
歪儿
书架
我最初的人生思索
书桌
挑山工
捅马蜂窝
哦,中学时代……
记韦君宜
我的“三级跳”
夕照透入书房
逼来的春
苦夏
秋天的音乐
冬日絮语
日历
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
灵魂的巢
我心中的文学
绘画是文学的梦
画飞瀑记
挽住我的老城
我们共同的日子
细雨探花瑶
为周庄卖画
精卫是我的偶像
谁能万里一身行?
羌去何处?
废墟里钻出的绿枝
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巴黎的天空
高山上的海蒂和她的父亲
古希腊的石头
三千道瀑布
精神的殿堂
家庭的遗产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
爱犬的天堂
西方人与人
公德
小动物
公路与法
买鞋
巨笼
钱和文化
选择权是谁的?
送礼
我们是纳税人
最好读的历史书
灵性(一百二十则)

精彩书摘

  黄山绝壁松
  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竞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人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问,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遒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进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