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是以近乎“完人”的形象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像屈原一样,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政治环境中,一生都在为恢复中原、统一中国而歌唱。爱国者已成为他诗词的主旋律。《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以“心之向往”作为内容的核心和驱动力,用25组短句勾勒出诗人的一生,聚富表现力。

作者简介

靳国君,籍贯黑龙江,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现任黑龙江省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哈尔滨市文史研究馆顾问。

目录

壹 八年离乱

生于暴风雨 / 001

“乱离人不如太平犬” / 003

避难东阳山 / 004

贰 国破之恨

“直把杭州作汴州” / 008

千岩亭上 / 011

叁 秦桧其人

海上归来 / 014

朝野共愤 / 016

千古奇冤 / 018

流恶难尽 / 020

肆 少年才俊

“郁郁乎文哉” / 022

万卷纵横 / 024

师从曾己 / 026

伍 科考惊变

劳燕纷飞 / 028

痛遭罢黜 / 030

烟飞云散 / 032

陆 初出茅庐

赏石观海 / 034

忠于职守 / 036

上疏乘胜而进 / 038

孝宗即位 / 040

柒 敢谏直言

触怒龙颜 / 043

得遇知音 / 045

将星陨落 / 047

捌 乡居岁月

难忘张浚 / 050

村趣乡情 / 052

病中纠结 / 054

玖 万里入蜀

文武大才虞允文 / 057

壮哉,鄂州! / 059

绝妙三峡 / 060

船上过重阳 / 062

拾 穷乡僻壤

行路难 / 064

秋风萧瑟 / 066

夔州往事 / 067

谈画论书 / 069

“哀民生之多艰” / 071

关爱学子 / 072

拾壹 烽火前线

敬佩王炎 / 075

“铁衣卧枕戈” / 077

走马大散关 / 078

拾贰 铁马秋风

身手超凡 / 081

“细雨骑驴过剑门” / 083

拾叁 书剑飘零

“鬓虽残,心未死” / 086

追慕岑参 / 088

赏花之叹 / 090

拾肆 成都四年

喜逢范成大 / 093

躬耕杜甫田 / 095

拾伍 奉召东归

人事多磨 / 099

君臣之谊 / 101

铁腕治盐 / 102

拾陆 赈济灾民

独断开仓 / 104

“路有流民终动心” / 107

拾柒 重新起用

披肝沥胆 / 110

京华盛景 / 113

品茶论文 / 115

拾捌 纵论大势

任满还乡 / 117

成事者周必大 / 118

众说孝宗功过 / 120

“腐败不除,危及后世” / 122

庙堂风云 / 123

拾玖 幽思难忘

“公卿有党排宗泽” / 126

困境难销男儿志 / 128

贰拾 高龄入朝

情谊绵长 / 132

“此是君王第一功” / 134

“五月出长安” / 136

贰拾壹 长剑壮别

不速之客 / 138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 140

贰拾贰 嘉德芬芳

悯 农 / 143

“生儿多以陆为名” / 145

稚子之心 / 146

秉烛夜话 / 150

贰拾叁 思接今古

私欲祸国 / 152

望断天涯 / 154

教 子 / 155

贰拾肆 千古绝唱

驿外断桥边 / 159

“但悲不见九州同” / 162

贰拾伍 中华高歌

诗史高峰 / 165

光耀万世 / 167

沈园伤往事 终老犹断魂——重谈陆游《钗头凤》

一、两情难相依,谁和《钗头凤》? / 170

二、诗证旧题壁,异说事茫茫。 / 174

铁铸佞臣跪湖山 / 177

秦姓何必愧姓秦 / 178

后 记 / 184

精彩书摘

八年离乱

一一二五年,十一月。淮河上游,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已是深秋时节。

生于暴风雨

十一日晨,陆宰走出客船中舱,放目四野,天高云淡,远山起伏,大雁南飞,水畔人家错落,炊烟袅袅。

夫人方才对他说,昨夜精神恍惚,忽闻叩门声,她循声问道何人?来者曰“秦少游”。陆夫人唐氏,乃江陵名门望族之女,北宋三朝名臣唐介之孙,自幼熟读诗文。她早闻诗人、词家秦少游大名,便开门相迎。只见秦少游身边有一男童,肩挑书箱,身背长剑,神采不凡。不待唐氏开言,秦少游说声“孺子可教”,便飘然而去。男童放下肩挑,跪地向唐氏稽首三拜,过门而入……唐氏正欲问其名,却听几声雁叫,睁眼醒来,却是一梦。望船窗外,月光如水,波纹粼粼,山影朦胧。陆宰听过,微微一笑,说道:“昼有所思,夜有所梦,心境使然。”

河水波浪翻滚,溅起层层浪花,浮光跃金,水气清凉。远近几群水鸭上下翻飞,掠水捕食。

轻拂的晨风,撩动陆宰的长衫。他想,夫人已近产期,但愿挨过船上这几天。

十二日,天气阴晦,乌云飘在远方山顶,缓缓移动。到黄昏,竟点点滴滴下起小雨。顷刻,天气骤变,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天昏地暗,船赶紧泊岸。浪卷暴雨,冲船撞岸,激起浪头飞空,翻卷飞落,前浪未息,后浪骤至,势如排山,哗哗的水声、轰隆隆的雷声惊天动地。此时,夫人出现临产征兆。至天明,风雨渐弱,船内居室响起了婴儿的哭声。陆游诞生了。

仆妇向陆宰报喜,说这小官人一双大眼睛,有灵气,要起个好名字才是。陆宰点头说道:“当然,当然。”他想到昨日夫人夜梦秦少游,少游是其字,秦观是其名,便对夫人说道:“此子名游,字为务观,如何?”夫人说道:“儿名陆游,名有三点水。水者,地之血脉,可也。”陆宰说道:“名者,称谓而已。解字论名,卜者百卜百解,无可取哉!夫人意,地为国之基,民为国之本,是望子为民为国,善!”

几天后,船起锚,奔向汴京(今河南省开封)。船内不时掠过山影,夫人神情黯然,轻声慢吟道:“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陆宰听到夫人吟诵秦观《望海潮》中名句,说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世道大变,非可左右,随遇而安吧。”

“乱离人不如太平犬”

这一年,金国联合宋朝灭掉辽国,转身即撕毁盟约,兴兵攻宋,战云漫天。

陆游的父亲陆宰,刚被免去淮南地方粮饷水陆转运使之职,他是携家眷奉旨进京。此行不知是福是祸,陆宰心怀疑虑,他把家眷安排在荥阳暂住。到京后,朝廷念其耿忠、廉能,任他为京西路转运副使。在战时,这是十分重要的职务,是前线命运之所系的后勤,负责粮饷的转运和供应。

次年,金兵挥师南下,战火迫近京城,朝中一片惊恐。只因皇帝以“主和”为名,行称臣纳贡、屈辱投降之实,朝中部分文臣武将顺应圣意,放弃有利战机,力主“求和”。陆宰主张卫国抗战,又执掌京西路后勤保障大权,是一大障碍,被“主和”派御史徐秉哲罗织罪名,弹劾罢官,他不得不举家南归。时令正是深冬,大雪下个不停。离开汴京,渐行渐远,陆宰回首,雪雾迷茫,汴京亦不可见,他对夫人说道:“不知何日再来汴京。”夫人眼望陆宰,说道:“再来有日。”陆宰长叹一声:说道:“怕是不可再来……”陆宰语多怅惘。一路走来,一家人在严寒中瑟缩,唐氏整天把两岁的陆游抱在怀里,以体温为其取暖。

不久,一一二七年,金兵趁宋弃战求和,抢渡黄河,攻陷汴京,烧杀掳抢,掠走宫中的金银、玉器、宝物,搬走国库的全部存储,掳走徽、钦二帝和皇族宗室、内侍四百五十多人,还有朝中大臣和各业能工巧匠两千多人,偌大的汴梁城被洗劫一空,烟火冲天,几日不灭。

陆宰听闻,对家人说道:“这汴京,有外城、内城、皇城,是三重城池,人口一百多万,繁华无比。从皇城到内城,有高官豪宅;从内城到外城,有各业大作坊,早市、晚市、夜市;从歌楼到酒馆,有南戏、曲艺、杂耍。城内外应有尽有,是万国中第一大都市,看张择端画作《清明上河图》,可窥其繁华之盛。而今,可怜一炬,化为废都!”后来,又听说徽、钦二帝和皇室贵戚等,被押往北国绝塞苦寒之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陆宰哀痛不已,不思茶饭。

人民纷纷逃亡,豪门大户、平头百姓、伤残士卒各色人等,汇成逃亡人流,哭天号地,或被追杀,或饿死道旁。陆宰全家从荥阳到祖居之地寿春。战火逼近,全家拜祭祖墓后,又在寿春投入逃难的人流。陆宰原有意在寿春终老,而今已无可能。念及故土鱼稻之美,怅然不已。身在难民中,人命危浅,不知归路。目睹惨状,陆宰自叹,这真是“乱离人不如太平犬”!

避难东阳山

渡黄河,走汴水,过淮河,到长江。

一路上,风餐露宿,饥寒交迫。有时,他们躲进芦苇荡,常常能听到金兵的人喊马嘶之声。躲躲藏藏,走走停停,陆游在母亲的怀抱中,终于辗转逃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农村旧宅。

时局混乱,坏消息不断传来,附近盗贼充斥,陆宰谋划避之远行,对家人说:“小乱居城,中乱居乡,大乱居山。”友人介绍说,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山中义军首领陈彦声有侠气,识文知武,其义可依,其勇可恃。陆宰曰:“东阳人自古刚勇,尚武,可往之。”友人受托去东阳,陈彦声说:“早闻陆宰之名,心慕之,久怀敬意,陆公来东阳山,是我意外之幸。”陈彦声一番准备,一天带十几人,越百里来迎。

陆宰一家到山上,住处与用物一应俱全。陆宰见义军秩序井然,纪律严明。义军建寨修堡,在山中坡地种粮种菜,厉兵秣马,严阵以待,陆宰言道:“是豪杰士,真可托生死者也。”生活从此安定下来。这段离乱岁月,深深刻在陆游的心中。后来他写的《三山杜门作歌》,曾忆及逃难之险:

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

淮边夜闻贼马嘶,逃去不待鸡号旦。

金华何来义军?原来自金兵攻占中原,宋朝军民同仇敌忾,沦陷区和江浙、川陕地区人民揭竿而起,风起云涌,组成抗战义军。史载,几支大队义军,最多时总数有二百万之众。沦陷区抗战义军,各自为战,攻击敌后,时有攻城略地之举。前线义军则与官军相呼应,配合作战。金兵从开战起,总是遭遇强烈的阻击,两方攻守,高低起伏,进退相间,时有反复。只因高宗为保皇位,怕迎回徽、钦二帝,与秦桧联手,排斥打击抗战派,几次放弃直捣黄龙之机,拱手让敌,毁成功于一旦。抗战将领和义军不甘心裂地而治,枕戈待旦,伺机而动。淮水以南,一些山区也出现了一股又一股义军,陈彦声义军就是其中一支。

山上,早有几户人家投奔而来。“泥人李”两年前就携家眷来到山上。他祖传专做一寸二寸泥人,惟妙惟肖,在他北方家乡一带很有名气。在山上,他带两个大儿和义军士兵烧窑制砖,七八岁的幼儿和其他孩子,整天结伙在山上玩耍。陆游从父读书,几家孩子也来求学,陆宰善待之。课毕,陆游和几个孩子常去看义军练剑。后陈彦声命人为陆游等每人特制一把轻剑,陆游如获至宝。他天天闲时去学剑,睡前置于床头。

一晃两年过去,人们见陆游小小年纪,练剑不辍,舞起剑来虎虎生威,剑光闪闪。问他道:“练剑何为?”陆游举剑答道:“剑指中原,还我河山!”问话人高兴地说:“好也,竖子可为文臣武将矣。”

一一三三年,陆游九岁时,在战火中磨炼成长的抗战将领吴玠、吴璘、韩世忠、岳飞等以及各地抗金的民间武装,此呼彼应,先后大败金兵,抗战形势好转,陆宰和陈彦声商量回山阴。陈彦声殷切挽留,对陆宰说道:“陆公,我师也。所学甚多,没齿不忘。我心望公长住,是我生之幸。”陆宰细说故土难离,久必还乡,他写诗留赠:“前身疑是此山僧,猿鹤相逢亦有情。珍重山头风与月,百年常记东阳名。”

陈彦声和陆宰别情依依,几个小伙伴也难分难舍。“泥人李”送陆游两个泥塑,寸人豆马,手执长剑,英姿飒爽,陆游谢过。陆宰离山之日,陈彦声带一众人等出山饯别,泣下沾襟。他手抚陆游头顶,说道:“国有难,英雄出,竖子可待也。”他还派几名侍卫,一直送陆宰家人重归山阴居所。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