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四周的亲爱》系属纪实性人文教育随笔,记述了一个年轻母亲对孩子成长每一步的呵护和观察,对父母双亲的早年回忆,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的反思,对婚姻价值、亲族关系的审视,笔涉女性心理、生命意识、人格养成、精神疗愈,既是孩子的成长日志,又是母亲对自身角色的思考,更是这一代知识女性贡献出的一份个体人格养成的人文标本。
  书中许多心得具体而微、鲜活感人,充满哲思和敏悟,有灵气、接地气。无数从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悟得的“道理”,可以让每一位为人父母者感同身受,足资借鉴。

作者简介

  赵婕,四川巴屮人,1995年到北京,北人中文系现当代文学硕士。曾主编《看历史》《启迪》等杂志。先后就职于北大出版社、中信出版社、互联网实验室等,编辑《汪丁丁·青年对话录》(1-9)等,现就职于赵洪云“贝多钢琴学习陪练机”工作室。
  出版作品:《民国教育家小传》《爱因斯坦传》《当女人爱上孩子》《纯棉婚姻》《纯棉爱情》《纯棉女友》《爱从自己开始》。

目录

在这
与男孩在一起
女儿都带着花朵的印记


两次

深秋的花
奔跑的歌者
时光的味道

自己来
井盖西施
有限的大自然
蜀葵花的婴儿宝宝
小鸟在前面带路
安慰沙发
仁慈
灯泡打伞
妈妈的味道
月夜访友
鲜百合
周围世界
工人
脑子乱了
孩子与妈妈
“嫦娥一号”
蜜三刀没了
第一个9月1日
茫然好一阵子
请给孩子穿裤子
费心欣赏
孩子的心
为不想忍耐的东西找解决办法
我是谁
我妈妈特别烦人
兴趣派、山水派与情爱派
在乡村度过童年
一米二
磨牙棒
科学试验
别打扰我
学轮滑
怕出错
电视与书
电影与阅读
孩子谈阅读
自己跟自己聊
不要核武器就好
想挣钱
能自寻快乐的孩子
依样学样
母子小时光
爱看批评父母的书
数着日子等
怕死
喜欢的和害怕的
终于有人同意了我的敏感
40床鸭绒被
去看病
不想用它来装垃圾
兄弟不分
孩子与朋友
三个南瓜酥
是否规规矩矩
拥有自己
我什么都爱干
六百分的好心情
种子
妈妈,够了
人需要多几条路
你会和科学家结婚吗
害怕
再见得了
今天星期六
我今天就当胆小鬼
可以放在火上烧的壶
除此之外,谁也不能
真剪刀与假电
妈妈,我不想说那个“想”字
是一只球
会放鞭炮的树
孩子的决心
陈焱妈妈
六岁自画像
十岁生日
亲爱六题
面颊温暖
分担与共享
安抚困倦的灵魂
再给你手的温存
你的等待和忠诚
人间孤独者
后记与致谢

精彩书摘

  发射卫星那天,孩子和爸爸一起看直播,被他们的专注吸引,我也去看了。
  直播完了,孩子写了一个纸牌“嫦娥一号”,挂在自己的胸前。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只允许我们叫他“嫦娥一号”。日常指挥不动的事情,只要叫“嫦娥一号”,并用倒计时,他立刻响应。
  他的衣食住行玩耍学习都可以和“嫦娥一号”联系起来。
  一向不愿意穿鞋子,只要说请穿上“着陆器”,就穿;不愿意睡觉,就说现在“嫦娥一号”必须到月亮背面去,于是就乖乖钻到被窝里;吃饭,是“嫦娥一号”加油;弹钢琴,是“嫦娥一号”处理信息……有了“嫦娥一号”做文章,一切太容易了。
  偶尔一次,不听话,爸爸说:“那我不叫你嫦娥一号了。”孩子竟然哭了。一天,孩子爸爸悄悄对我说,失灵之后,再想别的花招吧。就像一段时间喜欢吃菜炒饭,一段时间喜欢菜汤,还得寻找下一个食谱。
  孩子的世界不可思议。
  他督促我们构筑一个幻想的世界,一个必须变化多姿的生活局面。感谢孩子,等他长大了,告诉他这些被他遗忘的珍宝。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