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迅速提高演讲、说服能力,一辈子处处都受益。

运用口才法则,迅速成为实力销售员、谈判高手、说服专家

作者简介

周希希,多年来一直从事演讲和说服的研究、培训工作。她从不同国家、地区的各个领域的领袖人物演讲中发掘有价值的演讲和说服方法,也通过和身边大量的商业精英、销售人员、谈判人员接触、采访、沟通,开发出了一套让人们拥有强大的演讲能力和说服能力的课程。

目录

第一章?卓越口才可以创造精彩

1.说话可以创造精彩,也可以制造阴霾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予人善言,赢人尊重

4.口才是一门终生学习的必修课

5.说话是本能也是本事

6.良好的口才是人的第二外表

7.口才影响口袋,舌头好才能手头宽

第二章?初次见面的口才艺术

1.人生若只如初见——有话可说的开场白

2.口头名片好不好?自我介绍很重要!

3.适度寒暄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4.礼貌用语是获得好感的通行证

5.言语的惊艳魅力让对方记住你

6.投其所好,打开陌生人的话匣子

7.说话要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

第三章?修炼口才也要注重双向交流:这个世界并不只有你在说话

1.设身处地地说话,因为谁都不是傻瓜

2.人人都有倾诉的欲望,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别人

3.适时沉默——当你遇到那些不能说的秘密

4.聊天中氛围比内容更重要

5.你不是唯一的主角

6.学会倾听,你便是说话高手

7.别把玩笑话说成伤人语

8.别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给他人

第四章?职场飞得高,需要口才好

1.人有正能量,不要抱怨、不发牢骚

2.嘴巴若是锥子,总会刺痛人心

3.与同事沟通的口才艺术:言辞谦逊,才能赢得尊重

4.与下级沟通的口才艺术:小赞美可以点燃大热情

5.与上司沟通的口才艺术:有分寸才有好印象

6.谈判中的口才艺术:灵活应变,投石问路

7.求职中的口才艺术

第五章?说话有法:提高说话的技巧,这样说话更有魅力

1.万事开口难——第一句话很关键

2.当话题遇到瓶颈的时候

3.可以戴高帽,但要戴合适

4.巧用幽默,一分钟应对人生难题

5.煮饭忌烧糊,说话忌说满

6.说“不”而不得罪人——拒绝的话也要绕着弯说

7.拒绝可以借力打力

第六章?说法有道:语言充满善意,提高口才艺术的境界

1.说话的态度,影响人生的高度

2.适度自嘲,这是大方的表现

3.委婉些,给彼此留一些余地

4.善意的话语会感动自己,更会感动他人

5.笑着说,让人如沐春风

6.得饶人处且饶人:口下留情,脚下才有路

7.话语也是按摩器,好话自会熨帖人

8.要说话,先掏心:将心比心才能有知音

第七章?演讲的准备工作与方法

1.心中有“粮”,演讲才有话

2.不打无准备的仗——做好演讲前的准备工作

3.命题演讲

4.辩论演讲

5.即兴演讲

第八章?这样演讲,让你的声音传得更远,让你的舞台变得更大

1.精彩的开场,抓住听众的耳朵

2.讲一个故事,引发听众的好奇

3.提一个问题,激发听众的思索

4.拿自己开涮,拉近听众的距离

5.适当吐吐槽,让听众笑一笑

6.巧用体态语,无声胜有声

7.有人文关怀,让你的演讲更有力量

8.收尾不毛糙,让你的演讲余音绕梁

精彩书摘

1.口才是一门终生学习的必修课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知识,还应学习说话。人的本质属性在于自身的社会性,交往、说话是人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法国文学家加缪的笔下,曾展现了这样一个人物:

她是一位六七十岁老太太,虽然身体日渐衰老,但是很硬朗,死亡离她还很遥远。但她并不快乐,因为她的亲人没有一位活在世上,她也不再与朋友联系。她有一份足以够她养老的财产,因此她也不需要从事任何工作。所以,她每天都不说话,她每天的事情就是修造自己死后要下葬的墓穴。

有一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是的,对于别人来说,她确实已经死了,因为她和其他人的世界已经没有了任何交集。一个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和他人没有任何关系的人,算不上是一个完整的人,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

想拥有完整而幸福的人生,就需要融入他人的生活,而融入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说话。说话是人的一生要从事的活动,即使哑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交流。说话是一辈子的事,是一辈子的学问。

在当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说话更成为了一门必修课。

无疑,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了很多方便。有更多的沟通渠道供我们选择:当面交谈、电话交谈、手机聊天工具交谈。有更多的沟通方式摆在我们面前:文字、语音、视频。有更多种类的选择可以被我们巧妙利用:留言可以避免直接说出的尴尬;点赞、评论可以展现关心和支持;在社交工具上发表动态,表面上是对所有人说的,却可以巧妙地把信息传达给个

别人。

但是,科技也逼迫着人们学习说话,使说话这门必修课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两年,学校的考试中出现了一道有趣的看图作文题目。图画大意为: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桌子上的饭菜很丰盛,但是大家都沉默着,低着头玩手机。手机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也降低了人们说话的能力。正如看天气一样,古人能通过观察星象或者看云来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而现在天气预报不仅驻扎在电视里,还走进了手机,被装进了每个人的兜里,这使我们不必通过抬头仰望就能获得更准确甚至精确的天气预测,但是却降低了我们的观察能力。当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手机时,面对面交谈的能力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这样,学习说话就显得迫在眉睫。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网络词汇的传播,大量来自网络的热门信息也成为人们日常谈论的主要话题。中老年人经常抱怨很难与儿女沟通,这不仅仅有所谓“代沟”原因,还有交流方式不同和由此带来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缘故。

因此,把说话当作一门终生学习的必修课还意味着,要不断接触新事物,了解新的说话方式和内容,这样才能和对方顺利拉近距离。宋代文学家苏轼自诩上能和玉皇大帝聊天,下能陪街头的乞丐聊天,可见那时跟不同阶层、不同品位的人说话是最难的,而今天,最困难的是使自己的交谈对象遍布“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

由于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被誉为“火锅皇后”的重庆小天鹅火锅创始人何永智在年过花甲的时候依然主动拥抱互联网,她经常骄傲地告诉别人,她喜欢玩微信,一个消息发出去之后,所有的管理者就会到办公室开会,或者她所指出的问题在第二天就会得到解决。但是,这样的信息传播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容易造成“坏话传千里”。一个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瞬间就被公司所有的人知道,假如这是一句恶言,其后果就不堪设想,即使原话不是恶言,也可能会被断章取义。因此,我们的交际环境会因科技的发展变得更加复杂,学习说话就是学习个人公关。

既然学习说话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学习呢?

第一,从书籍上学习相关知识。书籍是文明和知识的承载者。学习说话,不仅可以直接从说话类的图书中寻找启示,还可以从文学、传记等类型的书中汲取营养。

第二,主动学习他人经验。书上的知识是死的,而生活中的知识却是活的。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随处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长辈、朋友、陌生人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此外,互联网等媒介也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了新的契机。

第三,不断实践和总结。对于任何学习来说,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学以致用,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

说话是一种本事,这种本事并非我们先天所拥有的,它需要不断地训练和探索。

2.人生若只如初见——有话可说的开场白

文有起承转合,说话也是如此。开场白就是说话中的“起”。一个好的开场白可以迅速地打破僵局,炒热气氛,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而一个坏的开场白只会让气氛更加尴尬,甚至导致冷场。

人既然生存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地要和他人产生联系。想要和一个人从陌生到熟悉,最快捷的方式就是交谈。在和陌生人相处的场合中,一个有话可说的开场白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芸是社会新人,刚进入职场不久。因为找到的工作和自己的专业并没有什么关系,刚上班的小芸总是免不了紧张,她总是害怕自己和同事相处不好,也担心自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小芸的个性有些慢热,在学生时代她就要花上比别人多数倍的时间融入集体,现在进入职场,想到自己毕业前看的那些职场“甄嬛传”,小芸总觉得有些不安。

上班的第一天,小芸见到了和自己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大家一一自我介绍后,小芸也红着脸介绍了下自己,之后就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说话了。

因为她没能一下记住所有人的名字,生怕自己一开口喊错了人闹笑话。接下来的好几天,小芸都不怎么说话,在办公室里简直就像透明的空气一样。这让她有些着急,她也想早点融入同事的圈子中,可是却不知道该怎样引出话题。

再默默听了一星期同事们的聊天后,小芸终于决定主动出击。这天晚上下班时,小芸往家走时发现和一个年纪大的同事同路,她主动走上前去:“王姐你也是走这边啊。”对方点点头。小芸想起办公室大家聊天时说到过这位同事家有个马上要升学的儿子,忙将话题往那上面引。王姐果然热情了不少,说到自己的孩子,嘴上虽然说他淘气成绩一般,但是脸上还是带着笑,看得出她还是很为自己儿子自豪的。小芸马上夸了王姐的儿子几句:“王姐你就别谦虚了,办公室里谁不说你儿子好,中考他自然是十拿九稳的,你也别太担心了。”王姐笑了笑,又问了小芸的专业和学校,这么一来话匣子算是打开了。两人在路口分开后,小芸长长呼了口气,觉得心情好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小芸不再像刚进办公室时那样怯生生的了,她开始积极加入到同事的谈话中去。因为办公室里女性的人数占绝对优势,所以大家谈论的多是护肤啊、养生啊、减肥啊、八卦啊之类的话题,这些小芸都可以插进去。这样一来二往,小芸总算是和办公室的同事熟络了起来。

通过小芸的经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叩开人和人之间的那扇门的“开场白”,就是对方所在乎的和感兴趣的东西。

开场白有很多种类型,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你需要运用不同的开场白。

如果你是司仪,你用的开场白一定要能吸引住别人的注意力。比如冯巩在春晚上的经典开场白“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啦”,配上他喜感的表情,很容易逗乐观众,也很容易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果他只是平平淡淡地说一句“观众朋友们好,我给你们拜年啦”,那就没有多少新意,也无法吸引大家的注意。

司仪和主持人的开场白可以尝试吊吊听众的胃口,比如在介绍某位嘉宾前,如果这位嘉宾是大家熟知的,那么不妨先聊聊他的生平,比如某年出生的,曾经得过某某奖的,曾经拍过某某电影的当红影星,大家一起喊出他的名字。这样一步一步引起大家的兴趣,最后观众的热情自然被唤醒了。要是换个次序,先说欢迎某某明星然后再盘点他的经历,明星都登场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方身上,自然也就不会在意你在说什么了。所以司仪的开场白,一定要注意吸引对方注意力。

除了在公众场合,在私底下我们有时也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这里的陌生人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后必须要熟悉的,比如小芸和她的同事;另外一种是以后也不会深交的。虽然投其所好是打开话匣子的必胜法宝,但是并不是对所有陌生人都适用。比如在小芸的例子里,她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才慢慢了解同事的喜好的,在你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的时候,如果贸然出口,可能戳中的不是对方的萌点,而是雷点。这样不仅不能博取对方的好感,反而会让人心生反感,因此如果你只是粗略观察而不能明确找出对方的兴趣爱好,那么干脆用最普通的那种开场白就好。比如聊聊天气或者共同面临的环境,这样也可能引发对方的共鸣。总之,只要能让对方顺利接话,那么你就可以找到可聊的话题。

好的开场白非一日能成,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需要更加细心观察,这样你才能投其所好避开雷区。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敢开口。不要胆怯,不要恐惧,你将遇到的人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恐怖,不要害怕和人接触,大胆开口,这样即便你天生一副笨嘴,也同样可以交到不错的朋友。

3.适度寒暄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寒暄”这个词的解释: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简单来说,寒暄就是英国人的“今天的天气不错”和中国人的“吃了吗”。

寒暄适用的对象很广泛,但是多数情况下都是在点头之交之间适用。毕竟如果是太过熟悉的朋友见了面也不用靠寒暄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只有那些不太熟的人才会用寒暄来缓和关系。

虽然寒暄看上去可以缩短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只是寒暄,其实两者之间的距离并不会因此缩短多少,如果先前就是点头之交,现在还是点头之交,以后也会是。寒暄其实就像一个冷藏箱,可以帮你的人际关系保鲜,至于你的人际关系是进一步还是退一步,还要看之后的具体交往情况。

只有适度的寒暄才能让两人的关系保鲜,过度寒暄或者不合适的寒暄,不但不能缓和人际关系,反而会让人不悦不适,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糟糕

在说如何寒暄时,先来说个反面例子吧。

我有个同事向来快人快语。有天她去食堂吃饭,因为人很多大家都在排队,这时排在她前面一个并不算很熟的其他部门的同事说:“你这么高怎么不去打篮球啊?”她没好气地说:“那你这么矮也没去卖烧饼啊?”噎得那个同事一下说不出话来。

很多人或许会觉得我同事说得有些重了,可是面对自己不喜欢的寒暄,直接拒绝也未尝不可。身为人类既不能将自己束缚在性别中,也不该将自己束缚在身高上。谁说个子高就一定要去打篮球呢?或许说话的人自己不觉得这是对高个子女生的一种嘲笑,认为这只是一种寒暄,但是在听的人的耳中,这种将对方和身高绑定的说法显然会让人反感。相似的说法有很多,比如你一个女生学什么理科,怎么不选文科读英语;你一个男生学什么文科,没出息。一个人有权力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受旁人非议。将歧视性言语当作寒暄还觉得这很正常,那么就不要怪人打脸。

寒暄虽然是由不疼不痒的话组成的,但是在说话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开别人的雷点。如果说的是令对方反感的话,那么还不如不说。比如遇到单身的朋友,偶尔问下感情着落还可以,但是如果没完没了地问对方有没有结婚啊有没有恋爱啊,还在言语中暗示对方年纪大了要赶紧不然会“贬值”,这样的寒暄,只怕不但不会让对方觉得舒服,还会觉得心塞吧。寒暄时想避开对方的雷点,其实很简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不想听的话,也就别对别人说了。

究竟该如何和人寒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关心对方,但不刨根问底。

比如遇到很久没见的朋友,夸她漂亮了,问下近况,接下来两人就可以慢慢聊天了。如果是有了孩子的朋友,那就问问小朋友的近况。总之如果遇到的是熟悉一些的人,那么寒暄的内容最好是对方当前最关心的事。

如果遇到的是并不算熟悉但是又是你想结交的人,那么这个时候的寒暄既可以中规中矩一点,也可以风趣幽默一点,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寒暄,都不要过分自来熟,觉得自己说什么对方都不会介意。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一个自来熟的人说了令他们觉得不愉快的话,他们不一定会容忍。因为你和他的关系还没有到那种你说什么他都可以接受的地步。想要拥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就不能过分自来熟。宁可稍微保持一些距离,也不要自说自话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已经是“自己人”了。

寒暄虽然是由简单的话组成的,但是它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容小视。虽然它不一定能帮你迅速培养出很多朋友,但是却为你拓展自己的人脉做了铺垫。试想两个人一个经常和周围的人打招呼一个遇到了人从来不打招呼,别人会更喜欢谁呢?那些从来不寒暄的人,甚至很难让人记住。

寒暄很简单,也不简单,寒暄从来不只是说说话而已,它还要搭配一定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见人问好的时候,脸上如果带着和善的微笑,那绝对比板着脸不情不愿要来得好。寒暄并不只是为了让对方记住你,还是一种基本的礼貌,就像我们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的那样,遇到认识的人一定要“喊人”,这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如果你不想一直被人无视,那么不妨也试着和周围的人打招呼吧。

想要让自己的寒暄发挥预期的作用,你就一定要花点心思。

首先,你得能开口和人说话。有很多抵触社交的人,遇到了熟人只想着躲只想着假装自己没看见,这样的一个人,想要寒暄无疑难上加难。因此,你一定要开口,寒暄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跟人道一声“早上好”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

其次,如果你能找出和对方切实相关的寒暄内容,那就别用那种最常见的。比如你知道这个朋友最近在减肥,这次遇到她看着也瘦了不少,这时你就可以说“一阵子不见你瘦了好多,有什么秘方没有啊”,这样自然可以激发对方的倾诉欲。如果你见到对方只会说“吃了吗”“今天天气不错啊”,对方说完之后没话题可接,自然就冷场了。

最后,让你的表情和你的寒暄同步起来。说什么话就带上相应的表情,如果对方家里最近有病人,那么你寒暄的时候如果带上担忧的表情,自然可以博取对方的好感,而如果只是普通的寒暄,那么微笑着跟人说话感觉也不错。

总之,多多和周围的人寒暄,你会发现,和你打招呼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