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研究》的贡献在于: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总行内控与分行风险承担、总行绩效目标和激励管理与分行之间的博弈关系,探讨了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制度根源;首次利用新IC—IF从内部控制缺陷判定的角度,构建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标准体系。该体系不仅包含判定指标,还对判定指标赋予权重,并依据权重分为三类。该体系还确定了内部控制缺陷五个等级的区间;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大量的问卷数据,全面地分析了商业内部控制缺陷易发区域及原因,并提出优化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我们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内部控制相关理论规范,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提供可操作工具,也为其他行业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林兢,女,教授,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任教于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持或承担科研和教改项目18项,其中国家3项,省部级11项,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3部、教材2部;获国家奖项4项,省部级奖项6项,校级奖项9项。我们课题组“大规模按需学习的柔性教学模式”思想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应用的教学成果得到了由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担任主任的成果鉴定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目录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创新之处

第2章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2.1内部牵制阶段(1948年之前)
2.2会计控制阶段(1948~1978年)
2.3内部控制阶段(1978~2002年)
2.4全面风险管理阶段(2003年至今)

第3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相关理论
3.1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缺陷的概念
3.2各国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比较
3.3各国认定经验对缺陷认定体系的启示
3.4内部控制缺陷判定相关理论

第4章银行内部控制的博弈分析
4.1银行内部控制与监管博弈分析
4.2总行内控与分行风险承担行为博弈分析
4.3银行总分行绩效目标激励管理的博弈分析

第5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指标构建
5.1构建原则
5.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指标初步构建
5.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指标筛选
5.4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最终指标的确定

第6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指标权重、分类及缺陷等级确定
6.1专家情况
6.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指标权重确定
6.3判定指标分类
6.4确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等级区间

第7章商业银行各类业务内部控制缺陷判定
7.1问卷的回收与筛选情况
7.2受访者基本信息
7.3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7.4商业银行各个业务内部控制缺陷判定
7.5小结

第8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调查分析
8.1银行总体层面的内控缺陷调查分析
8.2商业银行具体业务层面的内控缺陷调查分析

第9章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原因分析
9.1控制环境
9.2风险评估
9.3控制活动
9.4信息与沟通
9.5监督活动

第10章优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
10.1银行总体层面的对策
10.2银行具体业务层面的内控缺陷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研究》: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五要素”的内部控制框架引发了全球性内部控制的关注热潮,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带来了契机。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开始不断重视内部控制以加强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为了顺应全球内部控制发展的浪潮,1993年2月1日,财政部正式印发了《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这一文件的印发,对商业银行财务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更是从制度层面规范了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的操作。同年,中国建设银行开始探索“审贷分离”的信贷管理制度:由信贷人员对贷款进行初级审核并进行上报,然后由风险控制人员进行风险控制,风险控制审批通过则可以放款,这样把风险降到最低。1994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同年7月印发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些文件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立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各商业银行也不断结合自身实际,完善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到1999年,中国建设银行建立了彻底的审贷分离、专家审批的信贷审批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对中国建设银行的经营管理和绩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种审贷分离、专家审批的信贷审批制度也是标志着内部控制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同期,招商银行也积极实行了贷款责任人制度及授信限额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推进对招商银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有力的论证。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职能更加完善和规范,对各商业银行的监督和管理也更加到位,为了应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为了自身经营业绩的提高,为了能更好地满足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的需要,商业银行纷纷进行自我改革,不断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1995年2月27日,金融市场上发生了一件轰动业内的事件——英国巴林银行宣布破产,这对全世界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巴林银行的破产看似是职员里森的个人操作失误,但外部监管有名无实以及内部控制缺陷才是真正葬送巴林银行最根本的原因。同年作为日本名列第12位的大型国际性商业银行——大和银行被迫对外宣布亏损。这两个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的案件对全球的金融业都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受巴林银行破产事件和日本大和银行事件的冲击和影响,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简称《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第59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订本行的义务规则,建立、健全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被正式地纳入银行日常管理的日程中,审贷分离制度、资产负债比例控制、贷款风险管理、贷款稽核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建立和推行。随着一系列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出台,商业银行也积极调整职能结构,初步形成了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1996年《贷款通则》的通过引起了众多学者开始关注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际银行界接连不断地发生了经营失败事件或案件丑闻,这些问题银行产生的共性就是内部控制失灵。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系统总结了世界国际性商业银行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于1998年9月正式颁布了《银行机构内部控制系统框架》,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从高层管理、监管评价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完善、补充与发展了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理论,提出了内部控制设计必须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思想。
  ……

前言/序言

  商业银行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因内部控制不完善而导致的巨额资金损失案件层出不穷,内控存在缺陷是其根源所在。但目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尚未形成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研究》结合COSO最新IC-IF的17项原则、82个关注点和戴明环理论,通过大量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构建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标准体系,利用大量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用博弈理论分析了银行内部控制产生缺陷的制度根源,最后利用COSO新IC-IF重新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
  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总行内控与分行风险承担、总行绩效目标和激励管理与分行之间的博弈关系,探讨了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制度根源;首次利用新IC-IF从内部控制缺陷判定的角度,构建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标准体系。该体系不仅包含判定指标,还对判定指标赋予权重,并依据权重分为三类,该体系还确定了内部控制缺陷五个等级的区间;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大量的问卷数据,全面地分析了商业内部控制缺陷易发区域及原因,并提出优化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对策。我们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内部控制相关理论规范,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提供可操作工具,也为其他行业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判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问题研究》是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J01762)“融资融券风险防范与控制研究”和福建省社科项目(FJ20178091)“基于三道防线的债券代持风险防范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