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9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医学类基础综合(新版)》由中公教育军队文职人员考试研究中心组织师资队伍精心打造而成。编写人员长期从事卫生专业科目试题研究与编写工作,信息全面,经验丰富,紧贴考试难点、重点,便于考生有效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用辅导书:医学类基础综合(新版)》依据军队文职医学类专业科目大纲编写,内容设置和章节结构与考试大纲保持统一。同时,《中公教育2019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教材:医学类基础综合》的编写坚持了“与时俱进”的原则,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体现时效性、新颖性。

目录

首先章解剖学(1)
首先节人体解剖学概述(1)
第二节运动系统(3)
第三节消化系统(11)
第四节呼吸系统(13)
第五节泌尿系统(15)
第六节生殖系统(17)
第七节循环系统(18)
第八节感觉器(24)
第九节神经系统(27)
第十节内分泌系统(43)
本章小结(45)
全真模拟(45)
第二章生理学(53)
首先节生理过程(53)
第二节神经生理(59)
第三节感觉生理(65)
第四节血液生理(69)
第五节循环生理(73)
第六节呼吸生理(77)
第七节消化生理(81)
第八节排泄生理(86)
第九节能量代谢和体温(89)
第十节内分泌生理(92)
本章小结(96)
全真模拟(97)
第三章病理学(105)
首先节绪论(105)
第二节细胞与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06)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111)
第四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13)
第五节炎症(117)
第六节肿瘤(120)
第七节心血管系统疾病(123)
第八节呼吸系统疾病(130)
第九节消化系统疾病(137)
第十节淋巴造血系统疾病(145)
第十一节泌尿系统疾病(147)
第十二节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152)
第十三节内分泌系统疾病(155)
第十四节传染病与寄生虫病(159)
第十五节免疫性疾病(165)
本章小结(168)
全真模拟(169)
第四章诊断学(178)
首先节问诊(178)
第二节体格检查(198)
第三节特殊仪器检查(213)
本章小结(234)
全真模拟(234)
第五章感染病学(242)
首先节感染与免疫(242)
第二节感染的发病机制(245)
第三节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248)
第四节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252)
第五节抗病毒治疗(253)
第六节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254)
第七节抗真菌感染治疗(273)
本章小结(275)
全真模拟(275)
第六章医学伦理学(281)
首先节绪论(281)
第二节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283)
第三节医疗人际关系道德(286)
第四节预防医学道德(288)
第五节临床医学实践道德(290)
第六节医学科研伦理(293)
第七节医学高科技伦理(296)
第八节医学道德修养和评价(299)
本章小结(301)
第七章卫生法规(302)
首先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302)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306)
第三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309)
第四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10)
第五节献血法(311)
第六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313)
第七节艾滋病防治条例(314)
本章小结(315)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16)

精彩书摘

  本章内容主要测查应试者对解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评价其是否具备符合岗位工作要求的基本理论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矗
  首先节人体解剖学概述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生物科学中的形态学范畴,主要阐述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
  一、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它的发展与人类的医疗实践密切相关,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及采用,不断发展和提高。
  在西方医学中,对解剖学知识的记载来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他在著作中对头骨做了正确的描述,并认为心脏有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另一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做过动物解剖,把神经与肌腱区分开来,并提出心是血液循环的中枢。公元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比利时名医维萨利通过对尸体解剖,仔细观察,在1543年著成了《人体构造》一书,系统地记述了人体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结构,并对当时流行的一些错误论点给予了纠正,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基础。
  二、我国人体解剖学发展历程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记载:“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尸可解剖而视之……”。可见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已有尸体解剖的工作记录。“解剖”一词因而出现在人类历史上。
  三、人体的分部与器官系统
  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及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种: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不同的器官由不同的组织组合而成,如心、肝、肺、肾等都是器官。每一个系统是由一系列的器官组成,共同完成某一生理功能,如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根据每个系统所完成的功能不同可将人体分为如下九大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组合而成,功能是完成躯体的运动功能。
  呼吸系统: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执行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等消化管道,以及唾液腺、肝、胆、胰等附属消化腺,主要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粪便的排出。
  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完成尿液的生成和排出。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的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精囊腺、射精管及外生殖器;女性的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乳房及外生殖器等,执行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以及进行性交和繁衍后代的功能。
  内分泌系统:包括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具有分泌激素、调控人的生长、发育、协调全身各系统的作用。
  循环系统:包括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以及由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干和淋巴导管组成的淋巴系统,主要承担运输血液、淋巴在体内的循环,执行物质运输功能。
  感觉系统:包括眼、耳、鼻、舌及皮肤内的各种感受器等,接受来自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并通过神经传向脑,而引起不同的感觉和反应。
  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神经、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等,是人体各系统的总指挥,不仅接受汇集体内、外的各种传入信息,还将脑、脊髓的指令传达到饥腺体、内脏等器官,以完成各系统的功能并维持机体的统一和协调。
  四、解剖学姿势与常用的方位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也称标准姿势,是指身体直立,面向前方,双目平视正前方,两足并立,足尖向前,双上肢垂直于躯干的两侧,手指并拢手掌向前。在描述任何结构时,均以此姿势为标准,即使被观察者处于侧卧或仰卧或任何其他体位,甚至只是身体的某一部分时,仍应依此标准解剖学姿势进行描述。
  (二)方位术语
  按照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确定出不同的方位术语,以准确描述各器官、结构的位置关系。
  上和下:凡靠近颅顶的为上,靠近足底的为下。
  前或腹侧与后或背侧:凡靠近身体腹面者为前,靠近背面者为后。
  内侧和外侧:以人体正中矢状面为标准,凡靠近正中面的为内侧,在四肢又称近侧。凡远离正中面的为外侧,在四肢又称远侧。
  内和外:近体腔者或近器官的核心部位者为内,反之为外。应与内侧和外侧进行区别。
  浅和深:靠近皮肤表面的为浅,远离皮肤表面距人体中心部位近者为深。
  此外,在上肢还经常使用尺侧和桡侧代替内侧和外侧,下肢用胫侧和腓侧来替代内侧和外侧。左、右也常用于描述四肢及脑。
  (三)轴和面
  1.轴
  轴常用于分析关节的运动,又称为运动轴,人体基本的轴有三种。
  (1)矢状轴为前后方向设定的轴,与人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
  (2)冠状轴为左右方向设定的轴,也称额状轴,与矢状轴和垂直轴相垂直。
  (3)垂直轴为上下方向设定的轴,与重力线和人体长轴基本平行,但与前两轴相垂直。
  2.面
  为便于对人体内部结构进行研究,经常要在身体或脏器作不同的切面,以剖析其内部结构。在标准解剖姿势下可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切面。
  (1)矢状面:自左向右所做的切面,在正中线上所作的切面可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称正中矢状面,依此类推可作若干个旁正中矢状切面。
  (2)冠状面(额面):自前向后所做的切面,将人体分为前后若干部分的纵切面,此面与水平面及矢状面相垂直。
  (3)水平面:又称横切面,按水平面所做的切面,与上述两平面相垂直的面,可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并依次从头至脚切出若干平面。横断面解剖,即以此切面研究人体器官相互位置关系,为CT检查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依据。
  【多选题】根据解剖方位,人体可有相互垂直的三种类型面即()。
  A.点状面B.水平面
  C.矢状面D.冠状面
  【答案】BCD。经典详解:人体相互垂直的面有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
  第二节运动系统
  一、骨的形态与分类
  (一)骨的分类
  成人共有206块骨,除6块听小骨属于感觉器外,按其所在的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前两者又称为中轴骨,后者可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根据骨的外形又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类。
  1.长骨
  长骨呈长管状,分为一体和两端。体又名骨干,骨质致密,围成骨髓腔,内含骨髓。在体的一定部位常有血管出入的滋养孔。端又名骺,膨大并具有光滑的关节面,由关节软骨覆盖。长骨分布于四肢,运动中起杠杆作用,由于长度大,在肌的牵引下,其运动幅度也大。
  2.短骨
  短骨形似立方体,其内没有骨髓腔,多位于承受较大压力并能灵活运动的部位,如腕骨、跗骨等。
  3.扁骨
  扁骨呈板状,分布于头、胸等处。它们主要构成骨性腔的壁,对腔内器官有保护作用,如颅盖骨保护脑,胸骨和肋骨保护心、肺等。
  4.不规则骨
  不规则骨形状不甚规则,如某些颅骨、椎骨等。
  (二)骨的构造
  1.骨质
  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的排列与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一致,因而能承受较大的重量。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分别称为外板和内板,外板厚而坚韧,富有弹性,内板薄而松脆,故颅骨骨折多见于内板。二板之间的松质,称板障,有板障静脉经过。
  2.骨膜
  除关节面的部分外,新鲜骨的表面都覆有骨膜。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着于骨面。内层疏松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别具有产生新骨质和破坏骨质的功能,幼年期功能非常活跃,直接参与骨的生成;成年时转为静止状态,但是,骨一旦发生损伤,如骨折,骨膜又重新恢复功能,参与骨折端的修复愈合;如骨膜剥离太多或损伤过大,则骨折愈合困难。衬在髓腔内面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膜称为骨内膜,是一层菲薄的结缔组织膜,也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有造骨和破骨的功能。
  3.骨髓
  骨髓为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软组织。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内含发育阶段不同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血细胞,呈红色,称红骨髓,有造血功能。5岁以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呈黄色,称黄骨髓,失去造血能力。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骺内终生存在红骨髓,因此,临床常选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等处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象。
  4.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血管:长骨的动脉包括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及骨膜动脉。滋养动脉是长骨的主要动脉,一般有1~2支,经骨干的滋养孔进入骨髓腔,分升支和降支达骨端,分支分布于骨干密质的内层、骨髓和干骺端,在成年人可与干骺端动脉及骺动脉的分支吻合。干骺端动脉和骺动脉均发自邻近动脉,从骺软骨附近穿入骨质。不规则骨、扁骨和短骨的动脉来自骨膜动脉或滋养动脉。大多数动脉有静脉伴行。
  (2)淋巴管:骨膜的淋巴管很丰富,但骨髓内、骨皮质内是否存在淋巴管,尚有争论。
  (3)神经:伴滋养血管进入骨内,分布到哈佛管的血管周围间隙中,以内脏传出纤维较多,分布至血管壁;躯体传入纤维则多分布于骨膜。骨膜对张力或撕扯的刺激较为敏感,故骨脓肿和骨折常引起剧痛。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