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些文章记录的是:“我”因对所从事的金融行业的厌倦和感情上的困惑,带着逃避性质地一个人去了她所以为的桃源,滇西南。在云南僻远山地行走的路上,看到了当地人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旅人以及他们的故事:离开北京去边远的和顺开旅店的青年人、检查出肿瘤在手术前完成一次远行的年轻姑娘、父亲过世后努力找寻生活目标和方向的男孩,等等。当地人和这些不期而遇的旅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引发我们对引发对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和心理状态的思考:我们的梦想和选择、努力和迷茫、孤独和困惑;“我”从这些遇到的普通人身中看见自己的影子,逐渐体会到对生活、情感、生命的新的理解:生活不应该是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对,应该卸下包袱,重新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向——我们每一次的出发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有一天回归生活,回归初心。

目录

〇离开

原来,有一天,万里河山,终究要踽踽独行。

或许,孤独和未知,才是生命不变的常态。

一极地边城的阳光

和一个地方的缘分,其实和遇见一个人的缘分一样,也会因为一见钟情和机缘巧合而走到一起。

湿地·火山·银杏村·和顺·腾冲·侨乡·热海·古镇

二高黎贡山的雪

这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我梦见你问我:“高黎贡山下雪了吗?”

没有雪。也没有杜鹃。

高黎贡·知子罗·老姆登·丙中洛·桃花岛

第一湾·雾里村·秋那桶·滇藏界·石月亮

三梅里雪山的星空

想做的事就去做,想见的人就去见。

人生有时候真的很戏剧,一犹豫就是一世,一个转身就是一辈子。

云龙·诺邓·古村·澜沧江·教堂·茨中·飞来寺·梅里雪山

四金沙江的激流

孤独、苦痛、悲伤、别离,都是人生必经的修行;但总会有一些微小的光亮和希望,照耀、温暖着我们不愿妥协不愿将就的灵魂。

香格里拉·金沙江·中虎跳·下虎跳

束河·大理·古城·洱海·双廊·归程

精彩书摘

生活总会有微光

2014年的年末,在新年来临之前,我回到了杭州,开始去适应新的生活。

可时不时地,在不经意间,脑海中又会浮现出之前大半年的很多回忆:起伏不定的心情变化,一个人在云南的旅程,走过的山川和遇见的人……

之前那一年的秋天,我的生活走入了一个找不到出口的黑洞:日益厌倦的银行工作和自己坚持的爱好志向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无可平衡的程度,而情感铠甲的逐渐破碎更叫人感到对前路和未知的迷茫恐惧。那个秋天,我亟不可待地想逃离当时的生活。

最终下了决心递交了辞呈,同时也买了一张飞往昆明的机票。没有准备,也没有攻略,只随手带上了一本几年前的《LonelyPlanet?云南》。当我在飞机上拿出这《高黎贡山下雪了吗》时——LonelyPlanet,孤单星球——猛然觉得是那么的应景。原来,万里河山,我们每个人都得踽踽独行。

滇西,是一直驻留在我心底的一个“桃源”,虽然此前我从未想过会以这种几近放逐和逃避的状态去到那里。而当我真实地踏上那片土地,走过极地边城,走过三江并流,走过茶马古道,走过高原香巴拉……壮美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人文和淳朴善良的当地少数民族一次次地将我打动,抚平我的焦躁,驱散烦忧。在那漫长的旅途中,我遇到很多人,同行一程,然后告别;听到了很多故事,给我勇气,看见生命的各种可能性。

西湖边的花开了,又谢了。在杭州的日子好似又回到了寻常的波澜不惊的一天复一天。而当那些记忆随着风,随着季节更迭的气息回到我的脑海中时,我忽然感到,带着那样一种心绪的那样一次旅行,不期而遇的那些人,于我,大概是这辈子绝无仅有的一次经历,再也不会有了。我想把它记录下来——人这一生,总有一些经历,一些人和事,一些心情,值得永远留在记忆深处,成为一段时光的见证。

而写作却比旅行更长久。那些山川、村镇、民族风情,在路上时只是浅浅地认知,动笔后却吸引着我去查阅更多的资料,探究他们,了解他们。很多个周末,我泡在图书馆看书做笔记,读着那些我曾经路过的土地的故事,灵魂好像又飘回到那里,将那些风景重新又看了一遍。其实在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也常常觉得矛盾,不舍得写完,怕写完了也就真正地结束了;但又希望快点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告别和释怀。

断断续续地一直写了一年半,初稿才完成。其间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连载过一部分,而后因为逐渐忙碌的工作也搁置了。因为知道这个题材的小众性,所以也没太去考虑出版的可能。却不曾想,在今年年中,看到《高黎贡山下雪了吗》的周华诚老师和潘飞编辑愿意将这个旅途中的故事出版成书,着实叫我感到有些意外而又惊喜。

一直觉得文字和人一样,带着某种磁场,会被吸引到一起,就像认可这些文字的编辑老师和我,就像我和看到这《高黎贡山下雪了吗》的你们,隔着远远的距离,也会产生共鸣。那一年的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梅里雪山、玉龙雪山,还有一路上遇到的人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将它们留下来,是我的幸运。

这《高黎贡山下雪了吗》的策划周华诚老师,从最初的策划、联络到对成书的整体把握,就像爱他的孩子一样重视、关心着这《高黎贡山下雪了吗》制作的全过程,用他丰富的经验为出版的各环节提供宝贵的意见;这《高黎贡山下雪了吗》的责任编辑潘飞老师,更像对待一件艺术品般地打磨这《高黎贡山下雪了吗》,从文稿的编校到照片的精选,从开本大小到封面、内页的排版设计,无不细致入微、周全考虑。他们的专业、用心和匠心让我打心里感动和钦佩。也正是他们的肯定和鼓励,让我对文学、人文类型的写作又有了信心和热情,有了坚持下去不放弃的动力。

因为遇到了想法契合的人,很多关于书的决定便一拍即合,水到渠成。在讨论封面设计的时候,我想到了丽莎,那个我在云南茨中教堂认识的姑娘。她毕业后来到杭州的学校当美术老师,自云南分开一年多后我们又相聚在同一个城市。我在朋友圈看过她画的大山草原、落日星空。曾经走在路上的旅人的心情,我们感同身受。所以我请她给这《高黎贡山下雪了吗》绘制封面,她一口就答应了。我们对着高黎贡山的照片又回忆起那段旅程,描述我们各自的感受,几次的讨论和修改,于是有了现在这张素净、壮阔而又温柔的封面图。感恩,她画出了周旋于我心里、梦里的图景!

时间马不停蹄,从那年我出发去高黎贡山,到现在这个故事即将出版,一晃已过去了整整三年。曾经在路上的朋友们,也在这如水的时光中悄然改变着:小艾有了个可爱的儿子,生活平静幸福;小左结束了援滇的工作,回到上海成为一个康复科医生;叶子完成了手术,身体恢复后又能继续她的户外旅行;小庚走出了前一段恋情的困境,遇到了新的爱情;阿海回了家,重新开始经营他和父亲共同的日料店的梦想……

夜再黑,也有微茫的星光闪烁。

生活里万千烦恼和艰辛,却总有这样细微的光和亮,温暖、照耀、鼓励着我们。

过往终究成了过往,成了书里的一个故事。我知道,前方仍有明亮的光,鲜丽的颜色。

或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再回到高黎贡山。在落雪的冬季,看见高黎贡山上的白雪茫茫,释然,平和,欣喜。

宛小诺

二〇一七年十月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