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个企业家的高境界就是慈善家。
  我的乐趣就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长寿。
  人说赚钱难,但有了钱怎样去用,把钱用在适当的地方,也是很难。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
  ——邵逸夫语录

内容简介

  邵逸夫(1907-2014),原名邵仁愣,190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镇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来港后被尊称为“六叔”。邵逸夫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拍摄过逾千部华语电影。另外,他旗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惯称无线电视)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
  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机构捐赠巨款,用于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1977年,被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1人。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2年,创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及天文学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进行奖励。2011年正式退休,邵逸夫也是全球长寿、任期时间长的上市公司CEO。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寿107岁。

作者简介

  谢国有,作家,河南濮阳人。于小说、评论、影视诸领域均有涉猎。近年关注方向为现当代文化史和文化人物,侧重于人物传记的写作。

目录

序:守护邵逸夫
第一章邵逸夫与邵氏集团的创立时代
1.根基:父亲邵行银
2.拓荒:三位兄长
3.氛围:近代宁波商帮
4.铺垫:新生事物电影
5.出生:1907

第二章邵逸夫与邵氏集团的灰暗时代
1.从伙计到电影通才
2.磨难是对人才的呼唤
3.合力拼搏才会赢
4.敢为人先

第三章邵逸夫与邵氏集团的奋起时代
1.人生从五十岁开始
2.每天有100万观众
3,风靡港岛的邵氏类型片
4.那些年,人们仰望过的邵氏明星

第四章邵逸夫与邵氏集团的辉煌时代
1.转战电视行业成就传奇
2.《射雕英雄传》影响了两代人的成长

第五章邵逸夫与他的两任妻子
1.亲情:邵逸夫的家族成员
2.爱情:两段婚姻

第六章邵逸夫与邵氏集团的“共和”时代
1.悭吝:出了名的“铁公鸡”
2.恩怨:皆因一个“利”字
3.寂寞:父子断绝关系二十年
4.失误:我只是一个生意人
5.糟糕时刻

第七章邵逸夫如何俘获一个时代
1.眼光前瞻,与时俱进
2.又狠又准,出手果断
3.勤勉敬业行家管理
4.善于识人、大胆用人
5.抢时降本流水作业
6.制造明星,为我所用
7.善心天下,滋养生命

第八章邵逸夫和他的“大爱”时代(上)
1.“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2.邵逸夫如何分配家族财产
3.最受敬仰的“楼主”
4.楼的故事

第九章邵逸夫和他的“大爱”时代(中)
1.资教流风浸润长
2.走近“邵逸夫奖”
3.群星闪耀:邵逸夫奖历届得主
4.拳拳苦心,保护莫高窟

第十章邵逸夫和他的“大爱”时代(下)
1.天上有颗“邵逸夫星”
2.从小气鬼到慈善家
3.邵逸夫的慈善账簿
4.为什么邵逸夫这么珍稀
5.邵逸夫可以有另外的版本

第十一章邵逸夫不仅仅属于他的时代
1.晚年:寿星的模范生活
2.离去:光荣与平静伴随
3.身后哀荣:泽被后世,风范永存
4.各界评论:我们这个时代的集体记忆

第十二章附录
邵逸夫先生大事年表
各地邵逸夫楼列表(不完全统计)

精彩书摘

  等到邵行银回到故乡镇海接手祖辈留下的漂染坊,虽然也想过不少办法,生意却不见大的起色。故乡与大上海落差太大!邵行银不是一个内心安分的人,他心里总憋着一股子劲儿。
  但镇海镇就这么大一块儿地盘,人口有限,他又能怎样呢?对于心中有梦想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岁月蹉跎更大的折磨呢?终于,在邵行银29岁那年的冬天,他们举家搬到了上海,在一条临靠黄浦江的小街上,开起了一家名叫“邵氏锦泰昌”的漂染行。
  开业后,迎接他的是生意的寡淡。邵行银不气馁,兢兢业业地做着。艰难时期,他依然恪守着自己的经商准则,按高标准把顾客送来的衣料染上三遍,再漂上五遍,否则这些布品就绝对不会被送到顾客的手里。在所有漂染过的衣料出店之前,每块料子都必须经过严格检查,检查分好几道工序,最后一道工序邵行银坚持亲自把关,不合格绝不予以放行。
  如果把邵行银这次困境中的坚持,当着邵氏家族长篇大戏的彩排,多少年后,他的儿子邵逸夫与困难死打烂缠的各种场景该是一次次的正式播放吧。生物学家认为生物的进化是在一点一滴的累积中进行的,我们相信,一个人或一个族群的性格与精神也一定是在一代一代累积中进行的,说白了,就是家风或族风的形成过程。最典型的例子要数美国的嘉纳塞·爱德华家族和马克斯·菜克家族。
  美国康乃尔狄克州的一个嘉纳塞·爱德华家族,八代子孙共600多人。爱德华一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神学家、哲学家、道德家。
  他的八代子孙中有13人当了大学校长,100多人当了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和专科学校,60多人当医生,100多人当牧师,75人是军官,80多人成了文学家,1人担任过副总统,1人担任过大使,20多人任议员,120多人大学毕业后,有18人成为报社、杂志社的主编或负责人,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家族。
  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睹酒成瘾,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
  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家史,告诉我们家风是子女成长时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性情人格的形成。
  因为坚信信誉是经商之本,“邵氏锦泰昌”漂染行渐渐有了生机,收人逐步提高,邵行银的信心大增。颇有想法的邵行银像绝大多数宁波商人一样,不显摆,不满足,心随梦想走。
  等到手头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就把“邵氏锦泰昌”从原来的小街,搬到了静安寺附近的一条大街上来。经营理念的提升了,经营的范围也扩大了。现在,“邵氏锦泰昌”不但经营传统的漂染业,还在店里另设一家颜料局子,专门出售祖传下来的蓝、黑、红三种颜料。上海给邵行银的这个“下马威”以邵行银的胜利而告终。
  颜料行掌柜邵行银开明、活跃、求新务实。他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清末大学者、维新派头号人物康有为、上海滩举足轻重的大亨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阁等晚清或民国风云人物都曾为他题词致哀。
  ……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