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科技将使人类变身超人!

科幻小说中描绘的未来,正在以各种方式成为现实。哆啦A梦的竹蜻蜓、哈利·波特的隐形斗篷、路飞的橡胶手臂,这些都不再遥远。

把人类力所不能及的事交给机器去做,通过使用机器,来增强人的能力,用技术解放肢体——这就是人类增强工程的根本所在。无论是肢体增强、虚拟现实、可穿戴技术、机器人技术还是远程临场,通过聚焦于“人体”,将人体与科技的融合,增强人体的机能,不论男女老少、残障人士还是健全人士,都能突破身体的局限。劳动、移动、公司、自我、社会等所有我们熟悉的概念和人类的生活方式,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或将迎来一个“后身体社会”。

人类增强工程研究第一线的作者,以科幻作品中的情节和设定为切入口,生动地描绘了“超人”诞生的背景,探索人类崭新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稻见昌彦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部任系统信息学专业教授,超人体育协会联合代表。

曾任东京大学助教、电气通信大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客座专家、庆应义塾大学研究生院媒体设计研究部教授。研究方向为人类增强工程、自在化技术、娱乐工程。除“光学迷彩”外,还开发了触觉增强装置、动态实力增强装置等针对人类感觉或知觉的设备。

精彩书摘

科幻是一门通用语言

对研究者而言,科幻作品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理由有两点。

其一,对普通人而言,科幻作品相当于一门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帮助人们理解科研成果;而对研究者而言,它可以作为通用语,帮助研究者之间相互理解对方的研究内容。

除《2001太空漫游》之外,以AI为主题的科幻大作还有2001年在美国上映的、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人工智能》。如果这两部作品不曾存在,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我想如果那样的话,要让不具备任何相关知识的普通人理解“AI是怎么一回事”和“这项技术能够实现什么功能”,恐怕将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开发新技术需要资金投入。正因为人们期待着AI技术能在全社会普及,所以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和企业的投资。如果人们完全不明白某项技术能用在哪里,那么它想要获得投资就会困难得多。科幻作品能把未来的技术愿景转化成眼见为实的形态,将“what”以通俗易懂的娱乐方式呈现给社会大众,因此是非常重要的。

在科幻作品中出现过的技术和术语等,经常被研究者当作通用语来使用,这或许不怎么为普通人所知。尽管这种通用语不太可能出现在论文或官方场合,但对于隶属于同一间实验室或同一个研究团体的研究者来说,如果聊天时以《星球大战》或《星际迷航》里出现的词语作为例子,他们就能交流得更加省力。

在讨论中每当需要举例的时候,以科幻作品为例来表明“我想做的是这样一个东西”,对方往往能恍然大悟。不仅仅可以用好莱坞电影,在亚洲,用《哆啦A梦》中的秘密道具打比方,也比较容易让人明白。

作为连接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语言,科幻作品已经成为一座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

渴望实现的心情也很重要

科幻作品能够通过展现“创造出了什么”(what)来激励人们,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的研究者。

我小时候特别不擅长运动,一直以来都是《哆啦A梦》鼓励着孱弱的我。对出生于1972年的我而言,大雄是我的同龄人,我总觉得他就是我的分身。我当时痴迷《哆啦A梦》的漫画到什么程度呢?我直到小学四年级在每次拉开抽屉时都还忍不住因“哆啦A梦还没来”而失望。当年的我可是真心相信,“只要未来科技足够发达,总有一天哆啦A梦会通过抽屉来找我的”。

书桌的抽屉一拉开,就变成了“时光机”,这件事凭当今的技术当然不大可能实现。然而,打开门就能抵达任何地方的“任意门”,或许真有实现的可能。人类如何才能实现瞬间移动(how),就像穿过“任意门”那样呢?我将在《超人诞生:人类增强的新技术》中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哆啦A梦》里尽是“这个想法真棒啊”“要是能做出来就好了”。想必有不少读者见到秘密道具时,就忍不住想“要是我有这么个东西就好了”。这部漫画里有一种“记忆面包”,可以拓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并让吃下面包的人牢牢记住。而到了现代,只要拥有智能手机,就能在某种意义上实现记忆力的增强。尽管实施方式有差别,不过类似的技术愿景的确正在逐渐变成现实。

《哆啦A梦》的秘密道具对研究者而言也是创意的宝库。即便如今已在大学担任教职,我还是会时不时重温这部作品,并从中不断获得新的灵感。“想把书中的这个给创造出来”的心情,总是能成为促进我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动力。

基于上述理由,我在《超人诞生:人类增强的新技术》中引用了大量的科幻作品,希望能通过这种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的研究和见闻为广大读者所理解。

……

前言/序言

  序章:透过科幻作品,思考人类增强工程
  人类增强工程的目标
  《超人诞生:人类增强的新技术》的主题是“人类增强工程”(augmentedhuman)。
  大家对“人类增强工程”这个词或许还很陌生,但近年来,该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与此相关的研究。自2010年开始,研究者定期召开国际人类增强会议,到2016年已经迎来了第7届,其中2011年和2014年的两届会议都是在日本召开的,组委会中也有不少日本人,而我有幸是这个国际会议的发起成员之一。
  人类增强工程是什么意思?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利用器械和信息系统来增强人类原本就拥有的运动功能或感觉,创造出工程学上的“超人”。从古至今,超人都是人类所憧憬的对象,他们有的力大无穷,有的飞天遁地,有的瞬行千里,还有的拥有热视线、透视眼等超能力。
  眼下,想要让人类拥有超人的种种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考虑到如今科技的进化速度,等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时候,人类说不定已经能达到藤子·F.不二雄的漫画《飞人》里的程度了吧。
  光学迷彩:我的研究生涯转折点
  在正文开始之前,我想先介绍一个成为我研究生涯转折点的事件,因为我觉得这件事能清晰地揭示《超人诞生:人类增强的新技术》的定位。从下面这张照片可以看出,我就像变色龙一样融入了环境中,只要穿上外套,就能让自己看上去像是跟周围的环境同化了一般,这就叫“光学迷彩”(opticalcamouflage)。
  光学迷彩的原理是这样的:光学迷彩使用的材料叫作回反射材料(retro-reflectivematerial),通常用于制作道路标识。这种材料能将光线朝着与入射方向完全相同的方向反射回去,因此投影的光线不会发生漫反射。依靠这种材料,再搭配多架投影仪,就能在凹凸不平的屏幕上映出立体影像,也能忽略周围的亮度,将背后的风景清晰地映射出来。有了这些前提条件后,对身穿光学迷彩服的人物背后的风景进行即时摄影,然后通过投影仪,将经过电脑修正的立体影像投影出来,在旁观者眼中,原本不透明的衣服的一部分就变透明了。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