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以“完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束之言”为宗旨,耗尽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长达512万字的历史巨著。《史记》的出现,使史学从经学的笼罩下摆脱了出采,为我国历史学竖起了一座巍然的丰碑。
读史可以鉴今,读史使人明智。庞大的文明史对于个体的人生来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它在为我们讲述人类昨天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如何去解读今天周围的一切。历来善于从历史中获得经验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他所在的时代中的强者。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各朝各代的名臣性格及功绩详细作以描写。为此我们特意着手该书,选取了历代名臣中的佼佼者,以历史典籍中的记述为依据,以《史记》中智贤圣臣们的故事为底料,吸纳睿智精华成一家之言,从上古到西汉这一阶段的名臣人物的历史事件,并以正面评说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历代名臣的真实面目。一起来翻阅《向历史名臣学谋略与智慧》吧!

目录

百家宗师……姜尚
渭水垂钓,坐等时机
牧野之战,尽显韬略
千古名相……管仲
少不得志,鲍叔相助
招商引资,治国有道
老马识途,救燕伐戎
谦虚谨慎,病榻论相
贤智宰相……晏婴
足智多谋,治理东阿
巧施阴谋,借桃杀人
以礼治国,减轻赋税
不辱使命,雄辩四方
清廉俭约,屡拒赏赐
郑国名相……子产
寄信于宣,选用贤人
子产治政,刚柔并济
一代忠臣……文种
会稽受困,文种出策
鸟尽弓藏,下场凄凉
圣武宰相……伍子胥
父兄被杀,子胥逃亡
为报父仇,掘墓鞭尸
鞠躬尽瘁,死之悲怆
善谋丞相……范雎
能言善辩,游说秦国
成在智谋,败于私心
功成身退,荐贤而终
法家代表……商鞅
舌战旧派,取信于君
公布新法,立木取信
变法失败,惨遭车裂
乱世贤臣……淳于髡
国家危机,一鸣惊人
刚直不阿,敢于直谏
机智幽默,滑稽善辩
勇敢机智……蔺相如
完璧归赵,不辱使命
渑池之会,捍卫国威
负荆请罪,团结一致
一心为国,病榻劝王
游说专家……苏秦
连横说秦,初露锋芒
合纵“始末”,平息“内乱”
投奔齐国,惨遭车裂
雄辩六国……张仪
楚国受辱,秦王重用
饰身相魏,计破合纵
巧骗楚王,就计连横
巧施连环,避祸于魏
阴谋连篇……李园
野心飞腾,卖妹求荣
兄妹联手,申君上钩
转君为王,阴谋达成
流芳千古……屈原
受其重用.漠然疏远
再次起用,再次贬逐
一生仲父……吕不韦
慧眼识人,奇货可居
为达目的,奉献舞姬
昭王去世,相国擅权
真实败露,饮鸩自杀
殚精竭虑……周公旦
辅佐成王,平定三监
营建洛邑,鞠躬尽瘁
才谋兼得……李斯
不满现状,仓鼠之感
前赴秦国,施展才能
千古之罪,焚书坑儒
李斯之死
治世贤相……萧伺
从小吏到丞相
论功行赏,萧何最高
智慧过人,得以善终
无为而治……曹参
开国功臣,战功卓著
虚心请教,盖公献计
萧规曹随,无为而治
一代奇人……陈平
出寻明主,施展抱负
足智多谋,用计高手
深藏不露,明哲保身
汉代名儒……汲黯
刚直切谏,被免官职
汲黯出山,拾遗补阙
另类奇才……东方朔
三千竹简,海选入门
意求升职,长安索米
博闻辩智,奇才奇答
官路坎坷……窦婴
宰相一职,三起三落
窦婴之死,疑点连连
丝绸大使……张骞
挑起重任,初次出使
再次出使,大获功绩
智囊先生……晁错
善于辩论,智谋出众
强行削藩,惨遭杀害

精彩书摘

《史记,管晏列传》中写道:“管仲日:‘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於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名敬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他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落,到管仲时已经很贫困。为了谋生,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最卑贱的商人。他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几次想当官,但都没有成功。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们俩一起经商。在经商时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那种贪图金钱和利益之人。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他需要钱来养他的家人,再者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战场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深知这不符合管仲的实际情况,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对于鲍叔牙的帮助,管仲很是感激,就想找些机会,替鲍叔牙办些事情来报答他,然而他每次不但帮不上鲍叔牙反而给他增加了更多的麻烦。别人就讥笑他没有本事,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个很有本领的人,之所以没有办成事情,是因时机没有成熟而已。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后,大夫高傒派人迎接小白继位,同时鲁国也发兵送公子纠回齐,预让其继位,并派管仲带领军队拦截小白回齐。管仲截住了小白,并向之射了一箭,射在小白的带钩上。小自装死,管仲信以为真,赶紧使人报省。鲁围送公子纠的兵马闻讯后,情绪松懈,行动迟缓,走了六天才赶到齐国都城临淄。这时,小白已当上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便发兵报复鲁圈。后来鲁国应齐国的要求,杀了公子纠,管仲也被囚禁。这时,鲍叔牙极力推荐管仲取代自己出任齐国宰相。他对齐桓公说:“我在治理国家和安定百姓方面的才能远远比不上管仲。如果您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请先忘掉私仇,任用有才干的贤士吧。”尽管齐桓公十分痛恨管仲,但为了称霸而用人心切,于是就采纳了鲍叔牙的意见,任命管仲为相。管仲对于鲍叔牙的知已情谊和让贤的品格,始终念念不忘,他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前言/序言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耗尽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长达512万字的历史巨著。《史记》的出现,使史学从经学的笼罩下摆脱了出来,为我国历史学竖起了一座巍然的丰碑。
  《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中国上古开始到西汉时期的各色人物,如:人文始祖黄帝、夏商周三代圣王、先秦诸子百家、万世师表孔子、战国纷争的英雄、雄主秦皇汉武、起义英雄陈胜,以及楚汉英杰项羽、刘邦、张良、萧何、韩信等,他们的业绩与品格、他们的思想与精神,可为楷模、可为鉴诚。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是探秋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作者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
  历史即人生,人生即历史。因此生活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阅读历史等于游历人生,历史比小说更精彩。”确实如此,历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我们展现了超越我们所能想象的无穷生活方式,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得以从中学习思考、领悟。而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这条历史的长河中,蕴含着无数文明智能的浪花。一幕幕王朝帝国的兴衰成败,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重大事件隐含的曲折内幕,伟大创新背后的艰辛努力,无不折射出做人与做事的道理。
  读史可以鉴今,读史使人明智。庞大的文明史对于个体的人生来讲,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它在为我们讲述人类昨天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如何去解读今天周围的一切。历来善于从历史中获得经验的人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他所在的时代中的强者。而这些经验又大多来于名臣之手,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位成功的帝王诸侯背后必有一个大智大勇的名臣相助。所以,要想学习他们处世、治国的成功之道,必须要了解各路名臣的用谋之道。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各朝各代的名臣性格及功绩,一一详细作以描写,全而不露地揭示在我们面前,他们的才智、胸怀、风骨常被人津津乐道,一再传颂。为此我们特意着手(向历史名臣学谋略与智慧)一书,选取了历代名臣中的佼佼者,以历史典籍中的记述为依据,以《史记》中智贤名臣们的故事为底料,吸纳睿智精华成一家之言,从上古到西汉这一阶段的名臣人物的历史事件,并以正面评说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个历代名臣的真实面目,再加上了一些客观的判断和评论,称得上是一部对《史记》中历史人物细细品读的史卷、智慧之集。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