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豆儿妈妈与大学生豆儿的60多封信。母女之间充满生活气息、校园情趣的亲情互动,有爱又有趣。涵盖独立、与室友相处、读书、活动、理财、诱惑、受挫、交友、中外文化比较、实习等大学生活。豆儿妈妈用细腻深情的字字句句,与纯真、善于发现问题的豆儿的心灵对话。帮助女儿系好人生d一粒扣子,自己也获得成长。从笔墨书信到电话网络是时代的进步,《豆儿,你好!——母女家书》让读者看到升腾着母爱的家书也不拘一格。

作者简介

杨植莲,2001年加入辽宁省作家协会,笔名:之莲

中国第三冶金建设公司退休干部共产党员高级经济师

从事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企业职工教育

曾获语文、数学教学能手、鞍山市、辽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鞍山市第9届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

作品有老老小小》(散文集)辽宁民族出版社

《趣味速学五笔字型》清华大学出版社19次印刷(清华大学出版社优秀图书)

《趣味速学98王码》清华大学出版社3次印刷

《让孩子快乐着成才》辽宁教育出版社3次印刷

《五笔字型》讲座光盘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

鞍钢日报周刊6版(“万卷书”)专栏作者(2014年9月至今)

目录

第1封信独立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001

第2封信感恩不同的老师004

第3封信小时候从来不知道……008

第4封信在快乐中倾听、阅读、呼吸、成长011

第5封信室友ABC015

第6封信想起安徒生018

第7封信用心看,他何曾老去?021

第8封信您就是那棵树024

第9封信梦之殇027

第10封信“我”的青春谁做主?029

第11封信友情难忘031

第12封信哥伦布的新课堂038

第13封信来自东半球的叨叨絮语042

第14封信回头望去——清明感怀之一045

第15封信应该温习的功课——清明感怀之二049

第16封信最好的纪念——清明感怀之三052

第17封信哥伦布的“90后”055

第18封信感受“秋收”058

第19封信在生命之树上结出果实061

第20封信哪座山都有独特的风景064

第21封信学习,将诱惑拒之门外068

第22封信我也爱明星071

第23封信师者074

第24封信也说师者077

第25封信一起倒数080

第26封信把责任与情感写进青春084

第27封信“黑”不只在8月088

第28封信微时代,坚守阅读的习惯(1)091

第29封信微时代,坚守阅读的习惯(2)094

第30封信马良的神笔,可以有097

第31封信欣赏你的书评101

第32封信比工资条还长的成绩单104

第33封信人的成长是全方位的107

第34封信难忘的告别讲演110

第35封信有益的人生储备113

第36封信多吃了一块肉117

第37封信有人在很久前种了树121

第38封信走过幸福门登上刘公岛125

第39封信选择健康的信仰128

第40封信当命运让你去挑“山”132

第41封信学妹学姐城里乡下136

第42封信总会难忘139

第43封信网上江湖142

第44封信“财窦初开”话利害145

第45封信驾考面面观148

第46封信用一生去践诺151

第47封信正月初八狼烟寨154

第48封信回家过年158

第49封信那时难知“年”滋味161

第50封信荡个秋千去摘果164

第51封信不是加法越多越好168

第52封信“60”和“79”没啥差别吗?172

第53封信当二者不可兼得176

第54封信两个班长179

第55封信分发食物的人183

第56封信我见过的实习生187

第57封信从前有个山……190

第58封信敬畏生命——我的实习生活(1)194

第59封信敬畏生命——我的实习生活(2)198

第60封信校园爱情很热闹202

第61封信校园爱情,人生美丽的邂逅205

第62封信校园爱情且行且珍惜208

第63封信校园爱情且行且珍重212

第64封信拣起地上的金鬃毛216

第65封信“我”,很重要!219

第66封信《鹬》的转发223

第67封信“及时行乐”吗?227

第68封信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时光231

第69封信陈叔叔的红灯笼235

第70封信问候母校最美的春天238

第71封信学野狗,抑或野猫241

第72封信被“小熊”唤醒244

第73封信日子,一个生命的成长场248

第74封信迎接灿烂的七彩虹251

精彩书摘

第3封信

小时候从来不知道……亲爱的妈妈:

您好!收到你们给我寄来的思念与分享、提醒与叮嘱的信,为我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牵肠挂肚,还有一次次的电话交流,女儿记下了。

是啊!一直心存感激与思念,所以想找一个下午静静地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没有使用华丽的信笺,因为总觉得朴素的纸更能写出感觉。上午刚考完进入大学的第一科——解剖学。感叹着时间流逝有多么快,这一年是一个具有转折性跨越性的一年,因为我从一名高中生变成了大学生。这不仅仅是名称的转换,它更多的是代表离家和独立思考、学习的日子,这是一个磨炼和成熟的开始。请放心,你们的女儿在校园很舒畅,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海滨观光带,我们将沐浴着新鲜空气、秉承校训精神、践行誓言去迎接学校70年大庆!我知道身边有我学习的榜样,也有我看到的不良风气。因为这毕竟是个小社会,是一个需要与他人相处和交流的团体。大家都知道那句话,“大学没有老师去管你,管你的都是你周围的同学,还有你自己”。学姐学长毕竟比我在这里多待了一段时光,我应该多向他们讨教。

·00··00·我们的老师不少是博士呢!他们讲课也很形象生动。心理课老师做的有关如何感恩生命的动漫视频很新颖、给力,我下载啦,放假拿回家给你们看。

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问题,感觉好久好久都没有看到爸妈的模样了,思念……

冬天冷,爸妈多穿衣服啊!雪天路滑,出门小心!还有,爸爸的肠胃不好,要注意保暖;妈妈有腿疾,有没有多休息?我也不知道这封信多久能收到,如果赶上圣诞节、元旦日,就在这里提前祝福啦!附小诗一首——思念。思念

小时候从来不知道,

你们为我付出了多少,

总想长大独闯外面的世界,

却想不到有家有你们在身边多好。

学校的台阶上,只剩下拥抱,

转过头,只有含泪的微笑。

妈妈对我挥手,我独自站立,

突然明白,我才是你们心中的依靠,

爸妈对我的爱,没有谁能够比得了。

这些年一直在读书,对你们的关心太少,

知道爸妈只要看到我的好,才放心的了。

眼望未来,我会努力勤劳,

因为你们说,我是你们的骄傲,

就算走遍世界,我还是爱吃家里的菜肴。豆儿敬上

20121213·0··0·

前言/序言

有信,不远方

家有儿女,常心疼他们起早贪黑。是啊,12个春夏秋冬,孩子在纸张堆叠的天地重复着几点一线的机械生活。我总感觉,应试教育使儿女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潜伏下许多盲点。当涉世未深的女儿跨进高等学府的门槛,渴望与胆怯并存,悦然与惶然同在,作为母亲,我想与她一起面对纷至沓来的问题,通过坦诚的沟通给她提供心理支持,让她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成功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成为更好的自己,去承担责任和义务,有勇气向未来的路前行。对我来说,尽父母之责,也是完善自己,反思自己,与孩子共同成长。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具有独特风采的“90后”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充满自信,他们会在自我奋斗中成长成熟,完成价值观的塑造。有信,不远方!当信笺成为··真诚的牵挂,助力女儿在那个积极向上又纷纭万状的环境中,充实自己的生活、辨别真善美。很感谢女儿,教我带上这支笔融入新的信息时代!事实证明,理解和爱让代际差异退避三舍。我有幸与孩子并肩站在百年来离中国梦最近的地方,一起完成生命的自我成长,一起享受共同成长的幸福!

2017年6月被牵挂的“牵手”

妈妈昵称我“豆儿”,我一点也不“圆滚滚胖嘟嘟”啊,可我知道,妈妈希望我“接地气儿”,希望我成长为一粒成熟的种子,扎根大地。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18岁的我正式晋升为成人世界的“新丁”!想起《童年》的结尾——外祖父对11岁的高尔基说:“你也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也不是挂你的地方,你到人间去吧!”时代有别如天壤,但我这枚“奖章”从此也不再挂在爸妈脖子上了!走向的“人间”“我的大学”却是最为青春、最值得追忆的美好时光。

妈妈以“并未真正踏入社会大门”为由,与我牵手文字交流。“奖章”幻化成风筝,攥着线的那一头的仍是妈妈的手。

天哪!一路走来,现在终于理解了,这种文字交流还是有意有趣的。记录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像一朵朵小花,一片片花瓣,虽花香淡淡,却真切朴实。当“蹉跎”数年高中毕业,终于摆脱了老师和父母的束缚,渴望到那个离家不远不近的美丽城市,同学们何尝不是这样?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大学的日子没有想象的轻松,妈妈猜中了我和同伴们行进中一个又一个羁绊。

后来,妈妈特意送我一张范曾老师绘制的纪念邮票“鸿雁传书”,汉代,好遥远!好“不搭”!老妈煞费苦心在玩“穿越”。画面风萧萧,雪飘飘,啮雪苦节的苏武须发皆白、羸弱却挺直,粗糙的手紧握一柄系红樱穗的羊鞭,被几只如雪的羊簇拥着,遥望一只刚刚飞过的鸿雁……

哦,鸿雁传书成为千古佳话,绵延至今的书信史已有两千多年。

在我们可以瞬间看到来自全球信息的今天,在可以通过可视电话与远在地球那一边的朋友谈笑风生的当下,妈妈让我知道,家书中升腾着的母爱的暖意无可替代。从笔墨书信到网络电话是时代的进步,情感的交流方式何须固定?不变的,是牵挂。于是,有了妈妈和我的书信、邮件和电话,有了妈妈的辛勤耕耘,有了女儿的丰饶收获,有了豆儿日渐成熟,也有了亲爱的妈妈思想的年轻。

谢谢妈妈的牵手,让我在信息时代带上这支笔。我,长大了。

2017年6月我的童年物质很匮乏,街道要求每户都要写节约公约,我们家由父亲写了,贴在简陋的居室墙上。一直记着那上面的一条:“不浪费一粒米。”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字印在我心里,并把节约意识带到我几十年的生活中。不仅一粒米,还有一块布、一张纸……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写在纸上的黑字就是郑重承诺。

七个兄姐四个在外地,家里常收到远方的来信,那贴着花花绿绿邮票的信,封面和封底都盖着圆圆的邮戳,是爸妈的挂牵,是我的企盼,因为,那里面有兄姐对父母及我们的深情,有何时探家的消息,有寄来好书的目录,有带回好吃的东西的惊喜……

以后,与远方的恋人书信往来,每封信,都是沉甸甸的思念。后来我也离开家乡,我们的信笺打成一个满腾腾的包,成为我们夫妻一生患难与共的“细软”。信,没有中断,每月至少有对父母的信,以及与兄姐们往来的信,还有,先生出差、出国时的来信……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渐渐地,父亲写信的字迹变得断续,结构松散,笔道弯曲,父亲老了,但还坚持写;我,还想看,我也写,把字写大,····我知道,父亲也想看,而且会一字一顿地念给母亲。

见字如面啊。

电话有了,手机有了,微信有了。可至今,逢年过节,与兄姐和朋友往来的信笺未中断,诉家常、议家事、报平安、谈保健,不仅是白纸黑字,春节大哥的来信,还在纸页的边距竖向用醒目的红笔书上一副对联!

女儿上大学前,我们也收到她在老师、学校倡议下写的明信片、书信。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或临近毕业……高三那年,学校还提供漂亮的明信片免费邮寄。上大学,毕竟真的离开家,离开我们了,电话、短信诚然快捷方便,但借助书信的充分交流,暖意瞬间翻倍,还给思考留下更多的空间。书信,也真切地记录下女儿丰富、艰涩、困惑、快乐的大学生活,记录了我的欣慰、思索、坚持、了悟和成长。

做“90后”的母亲,不太容易,不光摸爬滚打、费尽心机,更要跟上时代,时时修身、修心。

我清醒地看到,面对生活在现代信息社会的“90后”,对我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他们视野开阔,见多识广,但在这个知识日新月异、价值观却时常混乱的时代,他们遇到问题也会措手不及。因此,“修炼”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让他们坦然面对芜杂的世界,以平和的心境去迎接突如其来的风雨,与他们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很有必要。

家长在一起,绕不过去的讨论是怎样与孩子交流,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孩子愿意和你敞开心扉?

一位母亲说,我孩子学习那么优秀,为什么考上大学却沉溺网游而挂科?老师哪里去了?

一位父亲说,我儿子并不内向,为什么进入大学变得孤僻,蜗居宿舍不善交往?

我想说:理解、尊重和爱。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阳光下,沐浴了生命的七彩颜色,但没有哪个十全十美,也没有哪个一无是处,爱他们,帮助他们去芜存菁,去伪存真;信任他们,会做好人生的一个个选择题;学习他们,你会成长得更完美。

家长在一起,困惑于把握怎样的度才能使孩子不依赖家长、不失去自我、不会逐渐成为一个被动的人、失去应有的筛选和思考能力。

我想是:关注、守望,引导而不是主导,商讨而不是决定。

孩子要参与未来社会,学会做主、承担后果。谁也无法为他们规避所有可能的风险。父母能做到的,是给他们一个更加阳光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心态。

我欣慰,因为是母亲,多了一份勤奋,多了一份紧迫感。感谢先生的支持,感谢和女儿一起学习、一起走过的日子!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将书信结集出版。该书是我携女儿与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第4次合作,希望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与喜爱。

2017年6月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