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设计思想论丛·设计问题:体验与交互》共由十一篇文章组成,全部译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出版社出版的《设计问题》(DesignIssues)杂志。该杂志是靠前设计研究领域的学术刊物,主要刊载设计的历史、理论和批评方面的研究论文和案例,在设计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设计思想论丛·设计问题:体验与交互》所收入的文章主要涉及体验的多维度研究以及设计的多元化研究,旨在为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领域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启发,适合设计院校教师、研究生、设计公司的设计师、企业管理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孙志祥,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辛向阳,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哲学博士,原香港理工大学交互设计专业创始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背景下的设计哲学、交互与体验设计、设计战略与方法。

目录

译者序

一、绿色环保:酒店、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悖论GoGreen:Hotels,Design,andtheSustainabilityParadox

(一)引言

(二)制订绿色行动计划

(三)天堂里的绿色环保

(四)绿色悖论

致谢

二、与产品有意义的交互MeaningfulInteractionwithProducts

(一)引言

(二)研究依据

(三)研究意义

(四)MI的定义

(五)MI作为对话性过程

(六)MI作为行为组合

(七)MI作为理解“难于辨认的”途径

(八)MI作为理解“象征的”途径

(九)MI的两个维度:语用和情感

(十)MI的四种语义值:实用、批评、意识形态和随性

(十一)MI作为框架

(十二)结论

致谢

三、设计和科学共有的价值及规范ValuesandNormsBetweenDesignandScience

(一)引言

(二)揭示价值中立的科学的预设条件

(三)科学和设计作为战略认知过程

(四)结论

四、深层体验设计DesigningforProfoundExperiences

(一)从设计解决方案到设计可能性的转变

(二)基于体验的设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广义的基于体验的设计

(四)体验的三个维度

(五)理解和设计深层体验的方法论

(六)寻求日常体验中的意义结构

(七)目标导向和全方位导向分析

(八)直接效应和衍生效应

(九)体验范围框架:意义结构的映射工具

(十)Ifloor项目:丰富图书馆体验

(十一)运用ESF的深层维度的设计流程

(十二)结论

致谢

五、振荡于设计四阶之间:以数字杂志为例OscillatingBetweenFourOrdersofDesign:TheCaseofDigitalMagazines

(一)引言

(二)设计的四阶

(三)数字化

(四)从印刷到数字

(五)研究设计

(六)案例分析:邦尼尔和Mag+项目

(七)在四阶之间波动

(八)讨论

六、巧克力面包、神圣的大米:欧洲大陆的看事方式ChocolateBread,SacredRice:ContinentalWaysofLookingatThings

致谢

七、想象力在设计中鲜为人知的作用UnknownPositionsofImaginationinDesign

(一)引言

(二)想象力是精神和文化力量

(三)想象力模型

(四)图式化

(五)已知与未知

(六)图式化过程

(七)结语

八、从普通电源出线盒到智能电源出线盒:智能电网的设计视角DumbtoSmartPowerOutlets:ADesignPerspectiveonSmartGrids

(一)引言

(二)为何发明电源出线盒?

(三)历史:出线盒/插头系统的演变

(四)以意大利为例

(五)智能物体概念的诞生

(六)智能电网如何导致智能电源出线盒

(七)当代出线盒模式和设计方法的变化

(八)结论

致谢

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希腊“现代”平面设计“Modern”GraphicDesigninGreeceafterWorldWarII

(一)战后的希腊

(二)广告与抽象艺术

(三)影响源

(四)阻力

(五)独裁政府与平面设计

(六)结论:现代化之路

致谢

十、公众科学与开放式设计:基于工作坊研究的新发现CitizenScienceandOpenDesign:WorkshopFindings

(一)引言

(二)概念领域

(三)富有创意的新手:工作坊1

(四)具有共同目标的业余爱好者社区:工作坊2

(五)对工作坊见解的恐惧与响应

(六)结论

十一、商业模式的建模研究ModelingBusinessModels

(一)引言

(二)电子化企业模式的起源

(三)建模的设计视角

(四)构建建模的方法

(五)电子健康商业模式建模的三个实验

(六)模拟实验讨论

致谢

后记

精彩书摘

  《设计思想论丛·设计问题:体验与交互》:
  (三)研究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运用新的方法研究人为因素及其与设计交互的语义和情感维度的联系。传统上,对人与造物的交互的人为因素研究主要是从用户的实用需求的物理意义的角度进行的。我们对舒适、雅致和友情等属性的理解主要局限于它们与产品的功能性和可用性的关系。相反,我们忽视了对造物的语义维度及其与用户对造物意义和交互情感体验的认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另外,人们曾经一度认为,运行良好的产品具有吸引力,并可能带来快乐,而现在设计师则相信,因为诱人的产品能够激起情感上的满足,所以它们会运行得更好。然而,一般仍然认为,情感上的满足与可用性有关。这种分歧引发了有关设计吸引力以及产品配置如何引出可能会激起可用性、吸引力和快乐的意义的讨论。在此意义上,因为某物引发了被其功能所体现的意义激活的积极感觉,所以它具有吸引力。当然,意义可以对不同的人或对处于不同背景的同一个人激起积极的或消极的感觉。这些问题说明需要研究一种方法,帮助设计师确定产品的意义潜势及其与交互的语用及情感特征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基于人体工程学和技术的判断忽视了这些问题。
  同样,包括当代社会行为、性别角色、人际关系以及产品消费在内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已经对设计研究及产业决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由于用户的情感诉求正成为公司创新要求的首要考虑因素,所以回过头来讨论这些问题对设计流程意义重大。因此,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的情感体验以及除可用性以外的产品满意度。他们应该能够根据公司和人们的需求,建构创造产品意义的方法论。在考虑产品交互的时候,设计师应该把人、产品和环境之间的交互视为一种敏感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关键是要了解造物是如何引出人们有意义的反应的。基于以人为中心的观点,这种方法要求把产品特征理解为中介,它们建构在语用和情感层面引发形形色色反应的意义。本研究强调把设计视为一项活动,它主要通过把产品特征构思为中介来塑造意义。它响应了对重新审视当前设计中的方法论和实证问题的呼吁,试图更深入地理解用户的语用和情感诉求的寓意,以及造物和交互的语义维度。
  根据现存文献,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产品的表征(产品符号学)和非表征(产品语义学)属性,进一步厘清这两个方面的意义与交互中出现的用户理解的情感和语用维度的联系。这些方面通常是被单独研究的,甚至是被割裂开来的。因此,除了对产品的有形属性的既有认识以外,“人类的产品体验体现了许多目前尚未全面充分认识的新功能和属性”。产品的语义属性和交互的情感维度是一些需要进一步厘清的产品的新特征和属性。本研究旨在帮助厘清这些问题。
  (四)MI的定义
  MI是在人、产品和背景之间关系的语义层面观测到的积极过程。它以这三个要素之间通过行动组合在语义层沟通的对话性过程为基础。它提供了理解设计和交互中明晰的和模糊的意义和联想的方法,这些意义包括与产品的内在属性和产品所代表的外部照应相关的象征性和非象征性意义。它确定了交互的两个维度——语用和情感,以及聚类分析交互语义维度信息的四种语义值——实用、批评、意识形态和随性。我们提出以MI为框架,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系统分析在交互观测过程中收集的形容词、联想、语句和行为。
  MI有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1)确认发生在语义层的交互过程中的问题的理论基础;(2)框架形式的实用解决方案,以便探索设计研究和设计流程中的MI。在此意义上,把MI视为一个过程意味着Ml有利于从理论上理解交互要素(人、产品和背景)的动态关系。这一关系暗指表现为这三要素之间的对话形式的一系列行为和可交换的意义。
  MI问题包括七个独立的主题:(1)Ml作为对话性过程;(2)Ml作为行为组合;(3)Ml作为理解“难于辨认的”途径;(4)MI作为理解“象征的”途径;(5)MI的两个交互维度:语用和情感;(6)Ml的四种交互语义值:实用、批评、意识形态和随性;(7)Ml作为框架。
  ……

前言/序言

  《设计问题:体验与交互》终于与您见面了。尽管如您所知,翻译非常耗时耗力,但是译者常常被作者们的学术造诣和独特视角所折服,始终怀着一颗热切的心,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些设计大餐早日呈现在您的面前。
  《设计思想论丛·设计问题:体验与交互》所收入的文章主要围绕两大主题:一是设计中的体验的多维度研究;二是反映设计研究多元化的研究成果。下面为您做一个简略的介绍。
  一、体验的多维度研究
  哲学家约翰·杜威在其著述《艺术与体验》中开创了对体验的研究。几年前,我们的研究重点还在造型和功能上,但是近年来,我们所关注的是设计对我们生活质量的影响。设计不仅仅是要解决问题,其终极目标当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些设计不仅包括物体,而且包括系统和环境。有关体验的研究并不否定外观和功能的研究,而是把它们整合到生活研究的更大框架之中。“体验”如今已经成为设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体验研究已经发展到对体验的不同维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设计思想论丛·设计问题:体验与交互》所收录的第一篇文章“绿色环保:酒店、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悖论”中,大卫·布罗迪研究了酒店业的“绿色实践”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了给客人带来更好的体验,多家酒店实施了绿色环保计划,但是在改善客人体验的同时,这些计划却给酒店雇员带来了负面效应。布罗迪介绍了喜达屋酒店的“绿色之选”计划,客人可以选择免除天天换洗床单等客房服务,因此可以获得酒店提供的相应奖励,但这却导致了酒店员工工资福利和客房卫生状况下降等负面影响。在工会的介入和员工的努力下,酒店最终不得不中止该计划。布罗迪最后表示,在我们的设计决策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所涉及的当事人的利益,理想的目标可能会因不同当事人的利益而成为非常复杂的问题。
  威灵顿·戈麦斯·德·梅德罗斯在他的文章“与产品有意义的交互”中,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体验研究。德·梅德罗斯认为,以往产品研究中使用了符号学和语义学等不同理论,但是存在将两者割裂开来进行研究的现象,因而无法深入探讨人与产品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据此,他提出了“有意义的互动”的概念。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