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未名传记图书馆:韦伯学术思想评传》出自德国韦伯研究专家之手,为学生了解韦伯的思想,提供了最全面的介绍。作者把韦伯放入他所在时代的历史背景,把他的观念/想法与他所在时代的争论和政治联系到一起,认为韦伯仍是我们的同时代人。书中依次讨论了德国历史传统,韦伯的政治学,韦伯的方法论,新教伦理,韦伯的比较宗教社会学,城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官僚制,教育、知识与志业。最后作者提醒我们,韦伯相信民主、自由主义和基本的人权;他所提出的责任伦理,不仅对他自己很重要,对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来说一样重要。

目录

导论
第一章时代中的韦伯
韦伯置身的学术场域
德国历史传统
德国古典社会学的兴起

第二章韦伯的政治学
农业问题和韦伯的民族主义
韦伯的自由主义
走向民主联合

第三章韦伯的方法论
个体性因果分析
解释性个体主义与理想型
客观性、价值中立与价值多元主义

第四章新教伦理
最终文本
争议:韦伯与桑巴特
新教教派:韦伯在美国

第五章韦伯的比较宗教社会学
构建一个比较性的世界历史
宗教与世界
中国的宗教与印度的宗教

第六章从历史学到社会学
经济与社会
权威的类型
法律社会学

第七章城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官僚制
西方城市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官僚制
官僚制的两张面孔

第八章教育、知识与志业
教育与专业化;阶级与身份
科学作为一种志业
以政治为业
结语韦伯,我们的同时代人
参考文献
译后记

精彩书摘

在试图阐述他所关心的新教徒特征前,韦伯批判了流行的错误观念,即认为新教徒比天主教徒更加“世俗”,更易于接受关于人类进步的启蒙乐观主义。韦伯引述了来自商业家庭且具有深刻宗教信仰的信徒们(尤其是17世纪加尔文教广泛传播时)的逸事。依据这些例子,韦伯提示:在禁欲虔诚与积极参与经济生活,或在“工作精神”与“进步”之间,存在一种“亲和性”(24-30)。
然后,韦伯暂停下来,对方法论原则进行了反思;他写道,历史学家研究的“(历史)个体”(individuals),是历史实在中许多关联的复合体,我们基于它们的文化意义而将其分离出来。“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这样一个“个体”,而不是某“类”现象中的一员。因此,我们没法在我们研究的开端就准确地定义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提供富兰克林在18世纪早期的文本中所论述的格言,作为描述性例子: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信用;金钱天生具有滋生繁衍性。一个准时还款、诚实、能干、勤勉的人,或者一个看上去有这些品质的人,将能更长时间地拥有他人金钱的使用权。但是,他不能把他投资的资本当成他自己的;他必须节俭过活,与此同时劳心费神地留意每一笔收支(30-32)。
在韦伯看来,这一“贪吝哲学”并不仅仅是对怎样赚钱的建议。富兰克林所呈现的是一个“带有伦理色彩的生活样式准则”。实际上,他所要求的正是现代资本主义精神。因此,他明确禁止享用财富。他所力荐的目标,不仅超越个人性的愉悦,而且超越一切“个体幸福”;在这个意义上,它是“非理性的”。引用他父亲对于懒散的严格戒令,富兰克林显然视金钱上的成功为一个人成就其天职的确证(33,35)。正是在这里,产生了如今常常未经反思的职业义务感,而也正是后者,支撑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
……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