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金融学译丛:货币、银行和金融体系》主要有如下特点: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者作为曾在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和大型金融机构担任要职的知名大学的教授,对金融理论、政策和实践均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结构体系安排合理。在每章的开头作者都安排了一个小故事或案例引出本章的内容,并在正文中加入大量“理论联系实际”和“政策透视专栏”,提高读者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3)配有大量练习题。在每章末均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和应用题,供读者巩固和检验所学内容。

内容简介

  《金融学译丛:货币、银行和金融体系》是英文原版教材的影印版本,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伯德教授和奥布莱恩教授合作而成的一本优秀的金融教科书。《金融学译丛:货币、银行和金融体系》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等几个方面,结合金融危机后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变化和目前面临的困境对整个货币金融体系进行了分析。

作者简介

  格伦·哈伯德,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和拉塞尔·卡森(RussellL.Carson)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和科学院经济学教授。曾担任美国财政部副助理部长,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和OECD经济政策委员会主席。他还是国民经济研究局的研究合作人以及自动数据处理公司、布莱克洛克封闭基金等公司的董事。其研究领域主要是公共经济学、金融市场和机构、公司金融、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和公共政策。在国际知名期刊AmericanEconomicReview,JournalofFinance,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等发表论文100多篇。
  
  安东尼·帕特里克·奥布赖恩,里海大学经济学教授,曾获里海大学优秀教学奖。他于1987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博士学位。曾担任戴蒙德经济教育中心的主任,圣巴巴拉加州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访问教授。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源泉、美国贸易政策的发展、大萧条的原因等。曾在AmericanEconomicReview,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大量论文。

目录

第1章货币和金融体系简介
1.1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1.2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
1.3源于金融危机的核心议题和问题

第2章货币和支付体系
2.1我们需要货币吗?
2.2货币的核心功能
2.3支付体系
2.4度量货币供给
2.5货币数量论:货币与价格之间联系的首次审视

第3章利率和收益率
3.1利率、现值和终值
3.2债务工具及其价格
3.3债券价格与到期收益率
3.4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反向关系
3.5利率和收益率
3.6名义利率对实际利率

第4章利率的决定
4.1如何构建一个投资组合
4.2市场利率与债券的需求和供给
4.3债券市场模型和利率的变动
4.4可贷资金模型和国际资本市场

第5章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5.1利率的风险结构
5.2利率的期限结构

第6章股票市场、信息和金融市场效率
6.1股票和股票市场
6.2股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6.3理性预期和有效市场
6.4金融市场的实际效率
6.5行为金融学

第7章衍生品和衍生品市场
7.1衍生品、对冲和投机
7.2远期合约
7.3期货合约
7.4期权
7.5互换

第8章外汇市场
8.1汇率和贸易
8.2外汇市场
8.3长期汇率
8.4汇率短期波动的需求供给模型

第9章交易成本、不对称信息和金融体系的结构
9.1匹配储蓄者和借款人的障碍
9.2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9.3关于美国金融体系结构的结论

第10章银行经济学
10.1商业银行业务基础:银行资产负债表
10.2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
10.3管理银行风险
10.4美国商业银行业的趋势

第11章投资银行、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影子银行体系
11.1投资银行业务
11.2投资机构: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和金融公司
11.3契约性储蓄机构: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
11.4系统风险和影子银行体系

第12章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
12.1金融危机的根源
12.2大萧条的金融危机
12.3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
12.4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

第13章联邦储备和中央银行业务
13.1联邦储备体系的结构
13.2联储如何运作
13.3美国之外的中央银行独立性

第14章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和货币供给过程
14.1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和基础货币
14.2简单存款乘数
14.3银行、非银行公众和货币乘数

第15章货币政策
15.1货币政策的目标
15.2货币政策工具和联邦基金利率
15.3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详述
15.4货币指标制和货币政策

第16章国际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
16.1外汇市场干预和基础货币
16.2外汇市场干预和汇率
16.3国际收支
16.4汇率制度和国际金融体系

第17章货币理论I: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
17.1总需求曲线
17.2总供给曲线
17.3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中的均衡
17.4货币政策的作用

第18章货币理论II:IS-MP模型
18.1IS曲线
18.2MP曲线和菲利普斯曲线
18.3IS-MP模型中的均衡
18.4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一切吗?
……

精彩书摘

  《金融学译丛:货币、银行和金融体系》:
  改进的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
  尽管金本位消亡了,但很多国家依然对固定汇率的想法感兴趣。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渐近结束,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同盟国政府的代表们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Woods)开始设计全新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其产生的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Woodssystem)的协议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1971年。其制定者们打算恢复固定汇率体系,但认为应该允许比金本位下更平滑的短期经济调整。美国同意按照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把美元兑换为黄金——但只在与外国中央银行做交易的时候。美国居民不能用美元赎回黄金。该体系所有其他成员的中央银行保证按与美元固定的汇率买卖其本国货币。通过固定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这些国家也固定了其货币彼此间的汇率。由于当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以及拥有世界黄金中的大部分,美国在该体系中被赋予了特殊的作用。由于各国中央银行把美元资产和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美元又被称为国际储备货币(internationalreservecurrency)。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只有当一国出现基本面失衡时,即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的持续顺差或逆差,汇率才应该调整。在维持固定汇率的情况下,为了有助于各国对国际收支的逆差或顺差做出短期经济调整,布雷顿森林协议创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l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这一跨国组织从1945年的30个成员国发展到了2010年的187个成员国。原则上,IMF的职责是管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作为最后贷款人以确保短期经济混乱不会破坏固定汇率体系的稳定。实际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消亡之后幸存下来的IMF也支持与汇率稳定相一致的国内经济政策,收集和统一国际经济和金融数据以用于监督成员国。
  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试图鼓励固定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功能),但其作为国际最后贷款人的业务活动却发展起来了。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这些国家提供了信贷以帮助它们偿还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期间的贷款激起了有关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作用的重大争议。
  IMF干预的拥护者认为在新兴市场金融危机中需要一个最后贷款人。而IMF的批评者则提出了两个反驳的论点。第一个是IMF通过救助国外贷款人而助长了过度冒险形式的道德风险行为。根据这一观点,IMF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中对国外贷款人的救助行为助长了其向东亚国家提供高风险的贷款,加剧了那次危机。第二个论点是,与IMF对国外贷款人的态度相比,该机构在发展中国家的“严厉”计划把重点放在了削减政府支出和提高利率上,而这些正是可能导致失业和政治动荡的宏观经济政策。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美元资产的干预活动维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在各国被要求干预市场以稳定汇率之前,汇率可以在固定水平上下变动1%。如果一种外国货币相对于美元增值了,该国的中央银行就会卖出本国货币、买入美元,从而迫使汇率返回固定水平。如果一种外国货币相对于美元减值了,中央银行就会从其国际储备中卖出美元资产并买入其本国货币以推动汇率返回到固定水平。
  一般而言,只要中央银行能够并愿意买卖维持汇率稳定所必需的本币数量,中央银行就可以维持固定汇率。当一家外国中央银行买人本币时,它是在卖出美元(国际储备)。当一家外国中央银行卖出本币时,它是在买人美元。其结果是,中央银行对汇率的市场压力做出反应的调整存在着显著的不对称性。具有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对其卖出本币、买入美元以维持固定汇率的能力不存在约束。然而,具有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买入本国货币(提高其相对于美元的价值)的能力受到该国国际储备存量的限制。因此,由国际收支逆差引起的储备外流对被布雷顿森林体系所束缚的中央银行造成了问题。当一国的国际储备存量耗尽时,中央银行和政府将不得不实施诸如提高利率之类的限制性的政策以降低进口和贸易赤字,或者放弃稳定对美元汇率的政策。
  ……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