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任正非,一个中国商业史上无法绕开的名字,他被誉为教父级企业家,他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家精神。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无数企业家搏杀奋斗。他和他缔造的企业一样沉稳低调,历经沉浮坎坷,却最终拼荆斩棘,登上了个人意志和时代的dian峰。

他早年投身军营,却未上前线杀敌,做的是基建工程兵;改革开放后,军队改制,他转业于国企,却给所在企业造成巨额亏损,最终被除名。时年43岁的他,失业、离婚、负债200万元,没有资本、没有人脉、没有技术、没有市场经验,带着仅有的2万余元钱,在破旧的仓库里成立了华为。然而30年后,当人们提起华为时,它已经是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年营业额逾800亿美元的超级企业。这期间的艰辛与磨难、绝望与坚持、战斗与拼杀,唯有任正非能切身体悟。

文学名家名著:任正非传》作者孙力科,跟踪研究华为近十年,多次深入采访任正非,五年来,调阅华为近百万字的绝密资料,走访华为发展历史上各个阶段的关键人物,口录、整理、创作而成了这《文学名家名著:任正非传》。《文学名家名著:任正非传》以时代巨变背景下的任正非的命运和意志为切入点,客观理性讲述,逐层分析,细节完备,内容翔实,是了解任正非、学习任正非不可不读之作。

作者简介

孙力科,知名财经作家,近年来致力于对中国当代成功政治、财经人物的研究和挖掘,力图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展现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内心世界,尤其是对于中国财经人物有着深入的了解。多年深入研究任正非、华为,增删数次,终成此书

精彩书评

华为对新一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来说,我感受深的是它的经营模式,在国际舞台上,它完全是硬碰硬打出去的。与柳传志、张瑞敏、鲁冠球相比,任总更像沙漠上的一只狐狸了。

——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

中国历来都不缺乏政治家、企业家,但从来都缺乏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非算是一个。

——田涛、吴春波《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

任正非是一个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

——《时代周刊》

任正非43岁才开始创业,不惑之年始见春,一手把山寨公司做成了震惊世界的科技王国,同时创立了开中国企业先河的企业治理大法。在判断企业市场时又极具预见性,在企业繁花似锦的时候却说这很可能是企业的“寒冬”。

——魏昕《任正非的真实世界》

目录

第一章谁是任正非?

1.不凡的父辈

2.一个特殊的时代

4.转折:另一种人生的开始

5.华为诞生记

第二章踏上新征程

1.觅得商机,美国之行

2.华为前途,喜忧参半

3.“与时俱进”,才是发展王道

4.打一场“持久战”

第三章华为新起点

1.万门机的问世

2.邳州之战

3.改变自我,改变历史

4.兴衰“巨大”

5.在恰当的时机出手

第四章打造软实力

1.整顿内部,优化管理

2.华为的“IPD”化

3.从IPD到ISC

4.“任氏”管理法则

第五章“狼”行天下

1.向上海贝尔宣战

2.“北电”失落记

3.庞大的AT&T

4.朗讯的失势

5.“中华”大战

6.两败俱伤

7.祸起萧墙

8.华为是“土星”,港湾是“光环”

9.华为的胜利

第六章征战四方

1.扎根香江

2.坎坷的“俄罗斯之役”

3.挺进非洲与拉美

4.“刀马所至皆汉土”

5.征服“罗曼之乡”

6.开拓荷兰市场

7.屡败屡战,牵手英国电信

8.德国:欧洲的最后一战

第七章华为思科大PK

1.“前华为”时代的商战

2.非凡的思科

3.“华为威胁论”

4.敢打才能和,小输就是赢

5.华为的“统一战线”

6.“世纪之讼”

7.再接再厉

第八章“华为精神”

1.从《华为基本法》说起

2.一波三折

3.华为的向“前”看与向“钱”看

4.独特的“薪酬激励法”

5.不让员工“吃亏”

6.股权制度的改革与风波

7.华为“控股”

8.财务转型记

第九章以人为本

1.潜力第一,经验第二

2.是人才,就有平台

3.“炒干部”

4.“制造”精英

5.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6.从“狼性”到“人性”

第十章一切都只为客户

1.客户第一

2.客户满意度

3.华为“变奏曲”

4.非凡的营销战略

5.华为的反应力

第十一章新征程,新华为

1.华为转型:从通信到企业网

2.云计算时代

3.为“中国质量”代言

4.专利大战:华为VS三星

第十二章非凡领袖

1.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2.有原则的“低调”

3.偏执的力量

4.做有高度的事业

5.他是一个“强悍”的人

6.硬汉柔情

7.最难割舍是亲情

8.华为之父

精彩书摘

任正非在南海石油集团下属的这家电子公司里暂时坐上了经理的位子,但在改革开放政策刚刚实行的初期阶段,每一个商海淘金者都怀揣着崭新时代即将到来的激情,在滚滚洪流之中挖掘着自己的商机潜力。他们在解除了“资产阶级”的紧箍咒后,以极大的激情在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寻觅淘金点,但受制于一些极端功利主义的思想谬误,在寻求财富的同时,也失去了“红色”时代原本淳朴的国民风气,继而为赢得利益做出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来。

因而,任正非虽身为分公司的经理,但在现实的环境面前,他也只是井底之蛙,有太多他尚且无法洞悉的“猫腻儿”躲在暗处窥视着他,觊觎着他。

任正非一门心思做好本职工作,当工作有所起色时,全家人也都开始沾了光,任谁都想不到,在看起来波澜不惊的表面,实则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危机——来自商海的风险落到了他头上。

那是一项很意外的经济来往,毫无理财经验的任正非被一家居心不良的贸易公司顺利地骗走了200万元!

200万元!且不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价值,即便搁在今天,也一样数目巨大。顿失这笔资产,任正非在南海石油集团里的地位岌岌可危,不久,他离开了这个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地方,不得不在事业上另辟蹊径。

远在贵州的任摩逊和程远昭闻听儿子遭遇这般难事,真如遭了晴天霹雳一般。任正非倒是心宽,没有被打垮。他自幼好强,这种挫败对于一个从小缺乏商机意识、在贫困中挣扎奋斗的人来说,可能不算最糟糕的事情。只是,父母挂念儿子,两位老人不远千里赶到深圳,希望能以亲情来化解儿子的忧愁、烦躁。

于是,任正非的小家变成大家,他开始“上有老,下有小”了。一家人挤在十几平米的小房里面,竟然连做饭、吃饭都只能在阳台解决。而为了节省花销,任摩逊从不上街买香烟,只吸从贵州老家带过来的劣质香烟,程远昭则只在集市上挑选剩下的鱼虾和最便宜的蔬菜,一家人的生活实在捉襟见肘。

虽然困难重重,任正非一样顶住了压力,这时他打定了继续创业的主意。

一个好汉三个帮。任正非在遭遇如此变故之后,也开始了解单打独斗的弊端,没有与自己志同道合者的帮衬,想要干成一件事,实在困难。于是,他联手在商海中结识的5位好友,几个人筹措了两万元钱,草草地创办了一个名叫“华为”的公司。

“华为”,顾名思义,就是“中华有为”,任正非在人生的低谷阶段仍心系“中华有为”,他的这份爱国之心实在难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成立了华为,并不意味着马到功成,任正非与伙伴们仍要面对诸多挑战。

公司成立之初,资金短缺、经验有限,这些都成了发展的阻力。任正非和5位好友只能“打游击”,做一些基本的贸易业务。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比如养生保健领域中的减肥药品,安保设施中的火灾报警器和气浮仪等,颇有饥不择食的味道。可圈可点的是,在各种生意的周旋中,华为的经济压力开始得到缓解,这是最大的成效。

得益于早年的历练,任正非颇具眼光。在华为有了盈余,能拿出一部分钱做别的业务时,任正非积极寻找新的创富机会。

在同友人的交流中,任正非了解到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行业,其中最令他着迷的是交换机。

当时,市场经济环境愈发良好,服务设施有了更大的“被需求”空间。工矿企业、酒店宾馆乃至于公安部门,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双重提高,都会购买适合的交换机,它也由此成为这些工作体制中比较抢手的技术设备。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