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刘寿山老先生从事中医骨伤临床与教学工作5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教学经验,并以手法取效而闻名,故持有“七分手法三分药”之说。他对接骨、上骱、治筋各备八法,手法独特,疗效显著;对软组织损伤治疗强调中医整体观,更具独到之处。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二辑)·刘寿山正骨经验》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正常人体的筋、骨及手法、诊断、用具、用药等;下篇介绍全身各部位骨折、脱位、伤筋及内伤四类疾病的整复手法、按摩、方书插图300余幅,文图并茂,便于读者参考使用。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二辑)·刘寿山正骨经验》于1966年出版,1992年修订,本次重刊出版。

目录

上篇
第一章人体的筋、骨
第一节人体的骨骼
明硬骨
软骨
暗硬骨
额外骨
第二节人体的筋
人体正面上部(头面)筋
人体正面中部(项、胸及上肢)筋
人体正面下部(下肢)筋
人体背面筋
额外筋
第二章诊断
第一节望诊
第二节问诊
第三节闻诊
第四节切诊
摸诊
切脉
[附]《伤科补要》脉诀歌
第五节量诊
竖量法
围量法
关节活动幅度的测量
[附]人体各关节正常功能活动幅度
第三章手法
第一节接骨八法
第二节上骱八法
第三节治筋八法
第四章固定用具
第一节木制固定用具
第二节纸制固定用具
第五章用药概述
第一节内服药
第二节外敷药
第三节洗药、腾药
第六章练功疗法
第一节颈部
第二节腰、髋部一
第三节肩、肘部
第四节腕部
第五节膝、踝部
下篇
第七章骨折
第一节鼻梁骨骨折(鼻骨骨折)
第二节血盆骨骨折(锁骨骨折)
第三节胸前骨骨折(胸骨骨折)
第四节肋骨骨折
第五节脊梁骨骨折(脊柱骨折)
第六节八髂骨骨折(骶骨骨折)
第七节尾桩骨骨折(尾骨骨折)
第八节月需骨骨折(肱骨骨折)
第九节鹅鼻骨骨折(尺骨鹰嘴骨折)
第十节臂、昆骨骨折(桡、尺骨骨折)
第十一节臂骨下绝折(桡骨远端骨折)
第十二节掌骨骨折
第十三节指骨骨折
第十四节环篡骨上口骨折(髂前上棘骨折)
第十五节胯骨劈头(股骨粗隆间骨折)
第十六节末躯骨骨折(股骨干骨折)
第十七节伏兔骨骨折(股骨髁上骨折)
第十八节膝盖骨骨折(髌骨骨折)
第十九节骺、胫骨骨折(胫、腓骨骨折)
第二十节踝部骨折
第二十一节跟骨骨折
第二十二节足掌骨骨折(跖骨骨折)
第二十三节趾骨骨折
第八章脱位
第一节下巴骨掉伤(颞下颌关节脱位)
第二节鸠骨离位(胸锁关节脱位)
第三节支骨离位(肩锁关节脱位)
第四节膀掉(肩关节脱位)
第五节肘骨大错(肘关节脱位)
第六节支马眼(桡骨小头半脱位)
第七节腕缝大错(腕关节脱位)
第八节拇指本骱大错(掌拇关节脱位)及指骱大错(指间关节脱位)
第九节胂肋骨离位(骶髂关节半脱位)
第十节胯掉(髋关节脱位)
第十一节膝盖骨挪位(髌骨脱位)
第十二节膝骱大错(膝关节脱位)
第十三节踝骱大错(踝关节脱位)
第十四节三毛骨离位(足舟骨脱位)
第十五节巨趾本骱大错(跖躅关节脱位)及趾骱大错(趾间关节脱位)
第九章伤筋
第一节下巴暗硬骨离位伤筋(颞下颌关节紊乱症)
第二节脖项伤筋(颈部软组织损伤)
第三节胸部挫伤(胸壁挫伤)
第四节岔气(胸壁扭伤)
第五节前肋包骨筋离位伤筋(肋软骨炎)
第六节腰部伤筋(腰部软组织损伤)
第七节交骨自开(耻骨联合分离)
第八节膀缝伤筋(肩部软组织损伤)
第九节老膀缝(肩关节周围炎)
第十节琵琶骨离位伤筋(背部软组织捩伤及背肌劳损)
第十一节膈骨下头暗硬骨离位伤筋(肱骨外上髁炎)
第十二节曲瞅包骨筋离位伤筋(肱骨内侧髁肌腱炎)
第十三节鹅鼻骨包骨筋离位伤筋(尺骨鹰嘴滑囊炎)
第十四节臂骨包骨筋离位伤筋(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
第十五节臂、昆骨下头离位伤筋(下桡、尺关节损伤)
第十六节腕缝伤筋(腕部软组织损伤)
第十七节掌骨散挫伤筋(腕掌关节软组织损伤)
第十八节指骱伤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挫伤)
第十九节胯缝伤筋(髋部软组织损伤)
第二十节膝缝伤筋及站骨离位伤筋(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第二十一节跛骨离位伤筋(踝部软组织损伤)
第二十二节内、外踝缝伤筋(内、外踝软组织损伤)
第二十三节三毛骨、聚毛骨离位伤筋(跗跖部内侧软组织损伤)
第二十四节踱、踵骨离位伤筋(跗跖部外侧软组织损伤)
第二十五节跟骨包骨筋离位伤筋(跟腱腱膜炎)
第二十六节跗骱骨高挫(跗跖部软组织损伤)
第二十七节足掌骨散挫(跖间软组织损伤)
第二十八节趾骱伤筋(跖趾关节、趾间关节挫伤)
附方

精彩书摘

第三章手法
手法是正骨科外治法的一种方法,它可单独施行,也可配合其他方法。骨折或脱位损伤,必须用手法进行整复,方能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骨折一般要求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脱位要求关节复位),然后再进行捆绑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争取达到预期的效果,即使扭、挫而引起的伤筋疾患,适当的运用手法,使其筋骨复1日,气血调和,也可取得佳效。所以,手法是正骨科四个基本治疗方法(手法、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之一。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说:“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所谓手法,就是把脱位的关节进行复位,断裂的骨骼使其复完,筋位不合的使其合顺。总之,使骨与关节、筋位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统称为手法。
手法的运用是以正确的诊断为基础的。在手法操作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数,就必须对病情有足够的了解,即熟知人体的正常结构,又对具体病变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根据不同性质的损伤,选择适宜的手法。所以说:“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
由于损伤的不同,各种手法的配合与操作也就因之而异,对于骨折的整复,要选用接骨八法,即:推、拿、续、整、接、掐、把、托;整复脱位,要选用上骱八法,即:提、端、捺、正、屈、挺、扣、捏;对各种伤筋疾患,就要采用舒筋八法,即:拔、戳、捻、散、捋、顺、归、合。
手法是以医者临床操作的具体动作来命名的,对某种损伤的处理,往往不只是用一二种方法,而是把几种手法组合起来运用,因为临床上,骨折、脱位、伤筋的损伤往往合并出现。骨折、脱位,必要有伤筋。骨折、脱位也往往合并出现。如踝部骨折常合并距骨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所以,骨折、脱位、伤筋的24个手法也不是孤立的,而应相辅相成,联合运用。骨折复位时,一定要用牵引,即拔法,而拔是舒筋八法之一。始疗伤筋时,又经常运用推法、拿法。推、拿又是正骨八法内容。所以,临床运用不可拘泥。在临床上,有些手法不是医者一人所能完成的,往往需要一二名助手协助才能完成。所以要求医者与助手,都必须熟知病情,熟习治疗方案及操作要领,这样才能心中有数,同心协力,既知要领,又习变通,施术有神,治自多效。
接骨八法、上骱八法、舒筋八法是治疗骨折、脱位、伤筋损伤的基本手法,除此之外,还有按、压、挤、抖、顿、摩、叩击、拍振、点穴等手法,如何有选择地进行组合,也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所谓“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而且要“心手相应”,“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要达到这样高的水平,除掌握熟练的手法基本功外,还必须多临床,勤操作,积累一定的临床经验,方能得心应手。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