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北京的地域性发展特征及探索城市发展趋势。书中梳理了北京城市和建筑发展的背景和脉络,剖析了全球化发展和地域特色保持之间的矛盾,从传统要素的淡化与再生、异质要素的对立与整合、普适要素的发展与叠印三个层面,探讨了北京城市和建筑发展的现象、内因和策略。《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适合任何热爱北京这座城市、对其形成和发展感兴趣的读者,也适合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学生、学者、从业者、及管理者等相关人士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篇变迁中的北京城
壹背景变迁
贰时空交织
叁全地球地域冲突
第二篇传统要素的淡化与再生
第三篇异质要素的对立与整合
第四篇普适要素的发展与叠印
附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北京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她正襟危坐,又平实近人;她悠然自得,又活力跃动。你可以在雍容的皇家建筑中体会她的大气,也可以在接地气的胡同大院里感受她的平实;你可以在不急不慌的暮鼓晨钟中体会她的厚重,也可以在时髦前卫的各色场所里体味她的多元。
无论你是老北京还是新移民,无论你是旅居者还只是一个匆匆过客,都会不约而同地爱上这座城市。
这座有着近千年建都史的城市,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引来了人们的担忧,甚至批判。60多年前,拆城墙、拆四合院,令人扼腕叹息;20多年前,头戴“瓜皮帽”的“中式”新建筑流行,令人忧心忡忡;10多年前,新央视大楼这样的“怪房子”不断出现,令人担心北京成了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传统,在急速发展的冲击下淡化甚至消失;而表达地域性的“新”
方式又常常流于表面,不能表达更深的文化内涵。因此,如何令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发展的同时,找到恰当传承历史、保持特色的途径,成为很多人关注和思考的议题,同时也是《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写作的目的所在。
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梳理了北京城市和建筑发展的背景和脉络,剖析了全球化发展和地域特色保持之间的矛盾,从传统要素的淡化与再生、异质要素的对立与整合、普适要素的发展与叠印这三个层面,探讨了北京城市和建筑发展的现象、内因及策略。前 言前 言V《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适合任何热爱北京这座城市、对其形成和发展感兴趣的读者,也适合建筑学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学生、学者、从业者及管理者等相关人士阅读。
对于前者,《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从城市建筑的发展变迁着手,给读者认识北京提供了可感、可忆、可思的线条与角度。在内容上,将城市和建筑同文化、历史、哲学、美学、政治、经济、民俗等融合起来,提高了一般读者对建筑的认知和感知能力。
对于后者,《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从传统要素、异质要素和普适要素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从纷乱的建筑表象中剥离出三条认识现象、分析内因、提出策略的线索,对北京的规划和建筑发展有学术参考价值。
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是基于我对北京城市和建筑多年的热爱研究而成的。在写作中,我参阅了很多研究城市和建筑,以及文化、历史、哲学、美学、政治、经济、民俗等领域的书籍和论文,这些研究成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丰富和开拓了我的研究思路。同时,《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的写作也离不开张伶伶教授对我就读博士期间的教育和帮助,先生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见地,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书中部分分析图绘制、照片拍摄、文字整理及版面设计工作,得到了我的研究生段锦芳、张钦尧、孙淼和韩晓静的大力协助;还有很多师长和朋友,曾经在讨论中给了我相当大的启发;责任编辑赵荣女士,则始终给予我极大的信任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由于北京的发展是众人瞩目的热议话题,因而不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不同的思路和见解。《变迁 北京城的远去与再生 》仅是本人的一己之见,不当之处,望读者宽谅。
王冰冰2017年11月于北京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