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跟大师学语文:文章作法》辑录了夏丏尊先生讲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类文章具体写作方法的讲义稿,并经刘薰宇先生整理修改而成为较系统完整的专著。解答了如何通过写作篇幅短小形式多样的小品文等方法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等实际问题,并通过对鲁迅、冰心等名家的名作,《左传》、《水浒》等名著中的名篇的简明评点,对写作中常遇到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意见。《跟大师学语文:文章作法》为急于提高实际写作能力的读者指明了途径。

内容简介

  《跟大师学语文:文章作法》由开明书店初版于1922年。其原型是夏丐尊先生在长沙一师范和白马湖春晖中学的讲义稿,后经教育家刘薰宇先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修改编辑而后成书。《跟大师学语文:文章作法》为2007年新版。
  《跟大师学语文:文章作法》中总结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类文章的具体写作方法,解答了如何通过写作篇幅短小形式多样的小品文等方法迅速提高写作能力等实际问题,并通过对鲁迅、冰心等名家名作的简明评点,对写作中常遇到的问题给予了精辟独到的意见。

作者简介

  夏丏尊先生(1886—1946)和叶圣陶先生(1894—1988)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们都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的新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之中。尤其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身为开明书店总编辑的夏丏尊先生创办了《中学生》杂志,叶圣陶先生任杂志主编。这本杂志以先进的文化思想、丰富的科学知识教育中学生,在中国语文教学方面成果卓著,被几代中学生视作良师益友,在文化界、教育界和出版界有口皆碑。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理性思考,使他们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都有突出的建树,留下许多精彩的著作,这套小丛书选录的就是其中的精粹。

目录


绪言
第一章作者应有的态度
第二章记事文
第一节记事文的意义
第二节作记事文的第一步
第三节材料的取舍和整理
第四节记事文的顺序
第五节文学的记事文
第三章叙事文
第一节叙事文的意义
第二节记事文和叙事文的混合
第三节叙事文的要素
第四节叙事文的主想
第五节叙事文的观察点
第六节观察点的变动
第七节叙事文的流动
第八节叙事文流动的中止
第九节叙事文流动的顺逆
第四章说明文
第一节说明文的意义
第二节说明文的用途和题式
第三节说明文的条件
第四节条件的省略
第五章议论文
第一节议论文的意义
第二节命题
第三节证明
第四节演绎法、归纳法和类推法
第五节证据的性质分类
第六节各种议论的联络
第七节议论文的顺序
第八节作驳论的注意
第六章小品文
第一节小品文的意义
第二节小品文在文章练习上的价值
第三节小品文练习的机会
第四节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着眼细处
第五节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印象的
第六节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暗示的
第七节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中心
第八节小品文作法上的注意——机智
第九节实际做例和添削
第十节分段与选题
附录
作文的基本的态度
论记叙文中作者的地位并评现今小说界的文字
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

精彩书摘

  作者应有的态度
  文章有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前面已经讲过。所谓好文章,就是达意表情,使读者读了以后能明了作者的本意,感到作者的心情的文章。应当怎样作法才能达到这种地步,这个问题包含很广,实不容易;但综合起来,最要紧的基本条件却有两个:(1)真实;(2)明确。
  (1)真实文章是传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给别人的东西。倘然自己本来并无这样的意思和情感,当然不应该作表示这样的意思和情感的文章,不然便是说诳了。近来,许多青年欢喜创作,却又并不从实生活上切切实实地观察体验,所以虽然作了许多篇东西,却全同造谣一样,令人读去觉得非常空虚。“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所以作文先要有真实的((J晴”,才不是“无病呻吟”。所谓“真实”,固然不是开发票或记账式地将事实一件一件地照样写出,应当有所选择;但把很微细的事物说得很夸张,把很重大的事件说得很狭小,或竟把有说成无,把无说成有,都不免成为虚空。
  虽然文章是表现作者的实感,往往有扩大、缩小的事实,而同一事物看大、看小也随人随时不同;但这是以作者的心情做基础,不能凭空妄造。用一块钱买一件东西,是一桩很简单的事;但因时间和各人的情形不同,有的人觉得便宜,就说:“不过花一块钱。”有的人觉得昂贵,就说:“这要一块钱呢!”心情完全不同。但都是真实的,所以没有不合理的地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朝如青丝暮成雪”、“边亭流血成海水”,这类名句所以有价值,就因它们是表现作者的实感。倘若并没这样的心情,徒然用这样笔法来装饰,便是不真实。
  (2)明确文章要能使读的人了解,才算达到作文的目的,所以难解及容易误解的文章,都不能算是好的。古来的名文中,虽也有很深奥、晦涩,非加上注解不能使人明白的,但这不是故意艰深,使人费解。所以这样有两种原因:一是它的内容本来深奥,二是言语随着时代变迁,古今不同。
  文章本是济谈话之穷的东西,它的作用原和谈话没有两样。但用谈话来发表意思和情感的时候,大概是彼此觐面的;有不了解的地方,还可当场问清楚。至于文章,是给同时代或异时代任何地方的人看的,很难有询问的机会,万一费解,便要减少效用,或竟失却效用。就是谈话,尚且要力求明了,何况文章呢?
  ……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