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管理学基础(第六版)》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学基础”配套教材、高等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新形态一体化规划教材。
  本次修订突出以下特色:一是强化“互联网+”管理,增加了“‘互联网+’管理故事”和“单老师与你聊‘互联网+’管理”栏目;二是重心下移,注重基层,注重实务,注重技能;三是创设情景,重在应用,创建生活渗透化教学模式;四是《管理学基础(第六版)》关联二维码资源,配套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学习者利用智能移动终端设备扫描二维码,即时观看微课、动画,并实现《管理学基础(第六版)》交互式自测。
  该书首先介绍管理基础知识与现代管理理论与思想;然后,系统研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和相应的11项管理实务及“H3”管理技能。
  该书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学基础”(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4530.html)的建设成果为基础,力求建设涵盖丰富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教材。该书使用者可通过访问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上的资源共享课“管理学基础”在线学习相关资源,亦可登录“智慧职教”(http:/www.icve.com.cn)平台,进入“管理学基础”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学习。该课程包括微课、动画、PPT、图片、视频、试题库等丰富数字资源,《管理学基础(第六版)》择取优质资源做成二维码在书中进行了标注。读者可按照书后“郑重说明”页的资源服务提示,获取相关资源。
  《管理学基础(第六版)》既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实际管理者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单凤儒,葫芦岛市人。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管理学特聘教授。渤海大学终身教授、硕士生导师,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学成果国家特等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办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首批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曾先后担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渤海大学副校长等职。入选2008(第二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排行榜,管理学排名第十(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杂志社组织评选)单凤儒自1982年任教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以来,一直讲授管理课程。并致力于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1989年其教学成果“模拟实践教学法”获全国首届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特等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3年其主持建设的课程“管理学基础”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2004年其教学成果“管理课程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优秀教学成果国家二等奖;2012年主持建设的课程“公关与沟通”被评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013年主持建设的课程“管理学基础”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建设的“'互联网+'管理学”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线。
  主要研究方向:管理机制与沟通艺术以及课程改革。
  编著、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与各种著作、教材30余部。其中1987年由其主编的《管理经济学原理与方法》是我国*早的管理经济学教材之一,被广泛采用,获高度评价。有四部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管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已修订再版到第六版,先后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教材。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省级教学成果奖与科研成果奖28项。

目录

管理学基础课程总体架构
模块1管理概述
管理职责与实务
学习目标
知识单元1.1管理系统
知识单元1.2管理思想

模块2计划与决策
管理职责与实务
学习目标
计划职能概述
能力单元2.1环境与问题分析
能力单元2.2创新与决策
能力单元2.3计划制定

模块3机构与人员
管理职责与实务
学习目标
组织职能概述
能力单元3.1机构、岗位与制度
能力单元3.2选聘、培训与考核

模块4指挥与激励
管理职责与实务
学习目标
领导职能概述
能力单元4.1指挥
能力单元4.2激励

模块5沟通与合作
管理职责与实务
学习目标
能力单元5.1沟通与协调
能力单元5.2合作与团队

模块6监控与评价
管理职责与实务
学习目标
控制职能概述
能力单元6.1工作监控
能力单元6.2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管理学基础(第六版)》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管理学基础”配套教材、高等职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新形态一体化规划教材。《管理学基础(第六版)》受到全国众多高校和广大师生的欢迎与厚爱,现已修订再版到第六版。《管理学基础(第六版)》在编写与修订中突出以下特色:一是强化互联网思维,引进“互联网+”管理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社会所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管理则首当其冲,受到了互联网的严峻挑战,甚至被我们多年来一直奉为经典的一些管理理论受到颠覆。但同时,互联网也为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极佳的机遇。互联网使一切互联,企业的边界被突破,任何企业都可以跨地区、跨国界,甚至实现全球资源整合,对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经营活动、企业组织、管理职能都可以实现虚拟化,从而使一些互联网思维企业实现奇迹般的飞速发展。《管理学基础(第六版)》强化互联网思维,注重互联网对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影响与支撑,设立了“单老师与你聊‘互联网+’管理”(含微课)、“‘互联网+’管理故事”等栏目。
  二是研究重心下移,注重基层,注重实务,注重技能
  根据应用型教育类型与层次的需要.《管理学基础(第六版)》探索研究重心下移。《管理学基础(第六版)》内容的创新目标是“下探”,即注重基层、注重实务、注重技能。从传统的以整个企业(组织)为研究对象转变为以中层部门或小单位为研究对象;从以高层管理者战略管理为研究重点转变为以中基层管理者管理实务为研究重点;从注重计划、组织等职能转变为注重经营性领导职能(指挥、激励与沟通r的研究内容体系。构建“管理职能+管理实务+管理技能”的三层内容架构。
  三是创设情景,重在应用,创建生活渗透式教学模式
  为适应重心下移和强化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管理学基础(第六版)》突破“纸上谈兵”式教学模式,创建以应用为导向,以全方位、全过程渗透为机制,以生活化训练为重点,将课堂教学向课内外实训、日常生活,乃至整个职业生涯辐射,实现多维渗透的课程模式。
  1.管理情景全程化、系列化渗透。适应学生无职业实践的特点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需要,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接触管理情景,在情景之中学习管理理论,培养管理技能。《管理学基础(第六版)》不但实现管理情景的全程渗透,而且,努力实现管理情景的系列化:《管理学基础(第六版)》各模块与单元设计的19个管理情景中的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是杨经理,并按照管理职能顺序连成一体,从而给学生一个整体、连续的关于管理职能、管理实务、管理技能的认识。
  2以应用为导向,在管理中学管理。管理实践的复杂性、权变性与主观能动性以及很强的人际互动性,使得实训很难离开管理实践与管理对象而独立进行。为此,《管理学基础(第六版)》创造大量管理课程的实训模式或方法,最重要的实训途径是注重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管理学基础(第六版)》专门设立“身边的管理”这一独具特色的实训栏目,寻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管理元素或机遇,直接应用课程所学管理理论与技能,有意识地加以处理,实现生活化训练。《管理学基础(第六版)》设计了大量可供选择的实训项目,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时灵活选择和安排。
  3构建主体全员化、横向全方位、纵向全过程、标准职业化的考核体系。全体学生都是考核者;教学与实训的全部过程均纳入考核,可以取消期末考试。《管理学基础(第六版)》提供的考核模式,为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性地推出虚拟任职资格与财富积聚评价,依所获积分,对应学生所获得的虚拟任职资格晋升与财富积聚。
  四是二维码关联,实现教材资源微课化、数字化、网络化
  充分利用数字化革命成果与互联网优势,围绕教材内容,在爱课程网(WWW.icourses.cn)建设首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智慧职教网(WWW.icve.com.cn)建设数字课程,实现《管理学基础(第六版)》全部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择取课程重点资源和优质资源,做成二维码在书中进行标注,学习者利用智能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即时观看微课、动画、视频等,并实现《管理学基础(第六版)》测验交互式。为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突破课堂界限,随时随地地进行泛在式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这些微课化、数字化、网络化资源,不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觉性,而且《管理学基础(第六版)》也为任课教师提供便捷、完善、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新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老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管理学基础(第六版)》内容结构如下:模块一是管理概述,包括管理系统与管理思想两个知识单元。模块二是计划与决策,研究计划职能中制定计划与决策两大实务。模块三是机构与岗位设计,研究组织职能中建立机构与配备人员两大实务。模块四和模块五分别研究领导职能中指挥、激励、沟通与合作四大实务。模块六研究控制职能中的工作监控与绩效评价两大实务。

其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