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图解黄帝内经》

  ★图解医之始祖,助您轻松了解自身,顺应节律养生

  《黄帝内经》是我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中国养生术的根源。《图解黄帝内经》以通行的《黄帝内经》古本为基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理清中医经典脉络;图文演示100种中医简易疗法,随时随地解决常见病,同时精选300张手绘插画和250张示意图表,不仅便于理解,更能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一目了然地解释中医经典内涵,轻松解读“医之始祖”蕴含的生命奥秘。让你更加明白生命的节律,顺应它、养好你!

  《图解本草纲目》

  ★图解药学巨典,**版本通俗易懂,珍贵古图精美别致

  《本草纲目》是中华医库中的一部食物养生学及药物学巨著。《图解本草纲目》以李氏家族自编的版本为底本,剔除了部分已被当代科学证明的有毒药品、失传药物,收录品物1200种,精选1031幅金陵本《本草纲目》珍贵古图,500余幅中外名家绘制的精美植物图及300余张成药实物照片,详细解读各品物性味、功效、宜忌等必知常识,并精心筛选调理当下常见病的附方,传播实用意义。

  《图解千金方》

  ★图解药王专著,精选实用药方,居家养生必备

  《千金方》是“药王”孙思邈所著,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图解千金方》对原书中的各大疾病类别进一步细分,并以白话文详细解读各类病的症状与方剂用法,同时以“医学锦囊”的形式罗列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养生医学小秘诀,同时精选200余幅精美手绘彩色草药图、500余幅中药实物照片,即便您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也能迅速了解如何养生。

  《图解神农本草经》

  ★图解药书之祖,追溯药理源头,全彩手绘尽显自然之美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zui早的药学专著、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图解神农本草经》精选1360幅精美手绘和实拍,完美呈现药材性状,全方位呈现其自然、艺术之美。包含365幅疗效部位示意图,简单直观,1500余剂常见实用处方,取材方便,实用有效。

内容简介

  《图解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zui早的医学典籍,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图解国医典藏(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神农本草经)(套装4册)》以《黄帝内经》古本为基础,集合了多位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对原著进行了全新图解式的解读。我们力求把这部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中艰涩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将书中抽象晦涩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让你零基础也能轻松读懂“医之始祖”。

  《图解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举世闻名的博物学巨著,也是中华医库中的一部食物养生学及药物学巨著,被达尔文描述为“中国百科《图解国医典藏(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神农本草经)(套装4册)》”。《图解国医典藏(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神农本草经)(套装4册)》精心整理编辑了这本药学巨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解1200种品物,同时对多种药物都配以精美的手绘插图、成药实物照片等,尤其对药用植物的花、芯、茎、根都有纤毫毕现的描绘,帮读者认对药、选对方。图文的完美结合,让即使没有中医知识的人也可以轻松读懂这部国医经典,实属家庭必备的生活健康指南。

  《图解千金方》

  《千金方》全称《备急千金要方》,也称《千金要方》,是“药王”孙思邈的重要著作,被后人称为“方中之方”。《图解千金方》对原著《千金方》进行了一系列的编辑创新,精选了实用易行的3175剂处方,并展示了手绘彩色草药图200余幅、中药实物照片500余幅。同时《图解国医典藏(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神农本草经)(套装4册)》还以“医学锦囊”的形式罗列了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能用得上的养生医学小秘诀,即便您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也能迅速了解如何养生。既保留了《千金方》的药用价值,又使其变得通俗易懂,可谓现代人的养生必备典籍。

  《图解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zui早的药学专著,我们对原著进行了一系列编辑创新:以清代顾观光的《神农本草经》辑本为底本,准确译出白话文;从《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多部医书中摘取药方,增添实用性;特选63味药,专题展示其文化内涵;对每味药用古本线描图、现代摄影图、精美彩绘图、人体牵线图共四类图示进行阐释。

作者简介

  《图解经典》编辑部是紫图图书公司的重点编辑团队,以经验丰富的编辑为策划骨干,联合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为顾问,对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著作和主题进行全新图解式解读,十年来陆续推出的系列图书涵盖文化、哲学、艺术、宗教、历史各类题材,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得到了业界的一致好评。

目录

《图解黄帝内经》

源于《黄帝内经》的道家养生功法——《内经图》...............1-4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及十二经脉.......................5-8

人体的穴位和反射区.................10

《黄帝内经》全图........................................18

《黄帝内经》的历史沿革...........................................20

编者序再识《内经》,感生命哲学之美................................22

如何阅读《图解国医典藏(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神农本草经)(套装4册)》..................................................30

第一章中医学zui早的典籍

1《图解国医典藏(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神农本草经)(套装4册)》的主角①:黄帝...........................................34

2《图解国医典藏(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神农本草经)(套装4册)》的主角②:岐伯...........................................36

3阅读《图解国医典藏(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千金方 神农本草经)(套装4册)》你可以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8

4揭示生命的根本:维持和死亡.................................44

5《内经》的基本思想①:阴阳之说.................................48

6《内经》的基本思想②:五行之术.................................52

7《内经》的基本思想③:脏腑之象................................56

8zui后的探究:《内经》成书之谜.......................................58

第二章生命的周期

1生的宿命:人体的生命周期.................................64

2两种物质,身体不可缺少:生命的动力............................66

3生命的考验:人体老化的过程.....................................68

4究竟我们能活多久:合理的寿限................................70

5命中注定了吗:影响寿命的因素.................................72

6因人而异的结果:早衰.............................................74

7四种长寿之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76

8帮助延寿的秘技:长寿的要诀.....................................78

第三章养生的原则

1阴阳协调是健康的保证:阴阳和合..........................82

2理解阴与阳的互根:阳为本,阴从之......................84

3推动、兴奋、升发、温煦:阳气...............................86

4宁静、抑制、肃降、凉润:阴气..................................88

5警告:切避虚邪贼风.........................................90

6修身:补精、养气、守神..................................92

7安命:补气、养血、辅阴..................................94

……

第六章四季顺养

1人体与自然的相通相应:生命之本,通乎天气........................154

2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从之则生,逆之则死........................156

3万物生发蓬勃、向荣,须布陈于自然:春季“发陈”............158

4茂盛华丽,须使精神之气适应繁茂秀美的时令:夏季“蕃秀”160

5肃杀之气凄风冷雨,花木凋零,须调摄精神:秋季“容平”....162

6生机潜伏,万物蛰藏,须少动阳气,深藏于内:冬季“闭藏”..164

7气血的运行受四时中风雨晦明变化的影响:四时的脉象........166

第七章食养

1饮食为生人之本:食养的意义...................................170

2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五谷是怎样营养全身的........................172

3谨和五味,骨正筋柔:五味的功能与作用...................174

4五味调和适合人体脏腑的营养需要:五味与脏腑....................176

……

第十三章常见病这样治

1牙痛不再是病:16个穴位轻松搞定你的牙..................266

2睡到自然醒:失眠调养的妙招....................................270

3天再热也不怕:这些穴位可以防治中暑......................274

4爱上坐车:不晕车的秘密.......................................278

5轻松排毒:解决便秘的隐忧.................................282

……

人体标准经络穴位图(一)......................................361-364

人体标准经络穴位图(二)......................................365-368

《图解本草纲目》

第一卷序例

神农本经名例43

七方44

十剂46

气味阴阳48

五味宜忌48

五味偏胜48

四时用药例49

标本阴阳49

升降浮沉50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50

五脏五味补泻50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51

……

产难122

产后122

阴病124

小儿初生诸病124

惊痫124

痘疮125

小儿惊痫125

第四卷水部

雨水126

露水126

冬霜126

腊雪126

雹127

夏冰127

流水127

井泉水127

……

第八卷草部

草之一山草类

甘草169

黄耆170

人参172

沙参174

荠苨175

桔梗176

黄精176

……

第十一卷果部

果之一五果类

李441

杏442

梅443

白梅444

桃445

栗447

天师栗448

枣448

苦枣450

果之二山果类

梨450

鹿梨451

林檎451

棠梨452

木瓜452

……

第十七卷兽部

兽之一畜类

猪(豕)634

狗636

羊638

黄羊640

牛641

马643

驴644

骡645

驼645

酥645

……

附录669

《图解千金方》

编者序:再识《千金方》,感受养生方剂之妙.........................14

卷一序列.........................16

大医习业第一/大医精诚第二/治病略例第三/诊候第四/处方第五/用药第六/合和第七/服饵第八/药藏第九/

卷二妇人方上.........................48

求子第一/妊娠恶阻第二/养胎第三/妊娠诸病第四/产难第五/子死腹中第六/逆生第七/胞胎不出第八/下乳第九

卷三妇人方中.........................70

虚损第一/虚烦第二/中风第三/心腹痛第四/恶露第五/下痢第六/淋渴第七/杂治第八

卷四妇人方下.........................88

补益第一/月水不通第二/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第三

卷五少小婴孺方.........................98

序例第一/初生出腹第二/惊痫第三/客忤第四/伤寒第五/咳嗽第六/癖结胀满第

……

卷十四小肠腑.........................300

小肠腑脉论第一/小肠虚实第二/舌论第三/风眩第四/风癫第五/风虚惊悸第六/好忘第七

卷十五脾脏.........................320

脾脏脉论第一/脾虚实第二/脾劳第三/肉极论第四/肉虚实第五/秘涩第六/热痢第七/冷痢第八/疳湿痢第九/小儿痢第十

卷十六胃腑.........................348

胃腑脉论第一/胃虚实第二/喉咙论第三/反胃第四/呕吐哕逆第五/噎塞第六/胀满第七/痼冷积热第八

卷十七肺脏.........................368

肺脏脉论第一/肺虚实第二/肺劳第三/气极第四/积气第五/肺痿第六/肺痈第七/飞尸鬼疰第八

……

卷二十三痔漏.........................504

九漏第一/肠痈第二/五痔第三/疥癣第四/恶疾第五

卷二十四解毒并杂治.........................524

解食毒第一/解百药毒第二/解五石毒第三/蛊毒第四/狐臭漏腋第五/脱肛第六/瘿瘤第七/阴第八

卷二十五备急.........................544

猝死第一/蛇毒第二/被打第三/火疮第四

《图解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卷一

序例

神农本草经卷二上品

精彩书摘

  《图解黄帝内经》

  衰老的原因

  七情太过

  精神刺激太过,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从而加速衰老。

  疾病损伤

  患病后,可加重阴阳平衡的失调,加重气血精神脏腑的亏损,从而导致或加速衰老。

  遗传因素

  人类因遗传特点不同,衰老速度也不一样。先天禀赋强则不易变老;反之,则会提前。

  劳伤过度

  身体过度劳倦会伤及人体的正气。如果把它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会导致衰老的提前。

  催人早衰的物质

  腌制品:腌制鱼、肉、菜等时,加入的食盐容易转化为亚硝酸盐,它在体内会生成亚胺类致癌物质,人吃多了易患癌症。

  含铝食品:人体摄铝过多,会使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含量明显降低,造成神经质传导阻滞,引起记忆力衰退;还会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使人过早衰老。

  水垢:茶具或水具用久后会产生水垢,其中含有较多的有害金属元素,如不及时清除干净,经常饮用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造血等系统的病变,造成早衰。

  高温油烟:由于食用油在高温下会释放出含有丁二烯成分的烟雾,长期大量吸入这种物质会改变人的遗传免疫功能,催人早衰。

  酒精饮料:大量饮酒,会导致男性性功能衰退、精子畸形以及女性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早衰现象。

  四季五味助养生

  春:省酸增甘以养脾

  春季肝为主脏,酸与肝相应,可增强肝脏的机能;但如果太过容易造成肝气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肝属木,脾属土,五行之中木能克土,太过则伤及脾脏。所以春季应适当少吃酸味食物,而多吃甘味食物以助养脾。

  夏:省苦增辛以养肺

  夏季心为主脏,苦味与心相应,可增强心的功能。但苦味太过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气。心属火,肺属金,五行之中火克金,太过则伤及肺脏。所以夏季应适当少吃苦味食物,而多吃辛味食物以助养肺。

  秋:省辛增酸以养肝

  秋季肺为主脏,辛味与肺相应,可增强肺的功能。但如果食辛太多很容易造成肺气过盛而克制肝气。肺属金,肝属木,五行之中金克木,太过则伤及肝脏。所以秋季应适当少吃辛味食物,而多吃酸味食物以助养肝。

  冬:省咸增苦以养心

  冬季肾为主脏,咸味与肾相应,可增强肾的功能。但如果食咸过多很容易造成肾气过盛而克制心气。肾属水,心属火,五行之中水克火,太过则伤及心脏。所以冬季应适当少吃咸味食物,而多吃苦味食物以助养心。

  《图解本草纲目》

  甘草

  【释名】也称蜜甘、蜜草、美草、蕗草、灵通、国老。

  【集解】[别录说]甘草生长在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晒干,十日后便可以用了。[弘景说]今出于蜀汉中,都从汶山诸地中来。赤皮断理,看起来坚实者,是抱罕草,zui佳。抱罕乃西羌地名。亦有似火炙干者,理多虚疏。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好。[时珍说]现在的人以大径寸而结紧断纹者为佳,谓之粉草。其轻虚细小者,皆不及。

  根【修治】[时珍说]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熟,不能酥炙、酒蒸。补中宜炙用,泻火宜生用。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敷金疮,久服轻身延年。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凡虚而多热者加用之。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吐肺痿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疽。解小儿胎毒惊痫,降火止痛。

  梢【主治】生用治胸中积热,去颈中痛,加酒煮玄胡索、苦楝子,效果尤妙。

  头【主治】生用能行足厥阴、阳明二经污浊之血,消肿导毒。主痈肿,宜入吐药。

  【发明】[震亨说]甘草味甘,大缓诸火,黄中通理,为厚德载物的君子。[时珍说]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包容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的功劳;普治百邪,得王道之造化。辅君力而不告于人,敛神功而不归于己,可谓药中良相。然而,中满、呕吐、酒客之病,不喜其甘;大戟、芫花、甘遂、海藻,药性与之相反。这不就是迂缓不可以救昏昧,君子常被小人嫉妒的意思吗?[颂说]孙思邈《千金方》中说,甘草解百药毒。如中乌头、巴豆之毒,甘草入腹即能见效,验如反掌。大豆汁解百药毒,多次试之无效,加入甘草为甘豆汤,则效果奇特。

  【附方】1.伤寒咽痛。用甘草二两,蜜水炙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日服两次。2.肺热喉痛。用炒甘草二两、用淘米水浸过的桔梗一两,加入阿胶半片。每服五钱,水煎服。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用炙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小儿热嗽。用生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炙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3.婴儿初生便闭。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4.小儿撮口风。用生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再以乳汁点儿口中。5.婴儿目涩。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炙过,研细。以米汁调少许灌下。6.儿童遗尿。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7.小儿尿中带血。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岁儿日服尽。8.小儿干瘦。用甘草三两,炙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丸,温水送下。日服二次。9.赤白痢。甘草一尺长,炙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10.舌肿塞口。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11.口舌生疮。用甘草二寸、粟米大小的白矾一块,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12.背疽。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热敷疽上。冷了再换。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又一方:甘草一两,微炙,捣碎,浸入一升水中,过一夜,搅水直至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13.各种痈疽。用甘草三两,微炙,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复九次。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又一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消肿去毒,功效显著。14.初起乳痈。用炙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外咂乳头,免致阻塞。15.痘疮。用炙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16.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炙之。从早上到中午,至水尽为度。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温服。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17.阴部温痒。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18.冻疮发裂。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烫火伤:用甘草煎蜜涂。

  柴胡

  【释名】也称地熏、芸蒿、山莱、茈胡、茹草。

  【集解】[别录说]《博物志》中讲,芸蒿叶似邪蒿,春秋发白芽,长四五寸,香荚可食。[时珍说]银州,即现在的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址。所出产的柴胡长一尺多,微微发白且柔软,入药非常好。其中似邪蒿的柴胡可以食用。

  根【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腹部胃肠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可以轻身明目益精,除伤寒胃中烦热,各种痰热结实,胸中邪气,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治虚劳发热,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劳乏羸瘦,下气消食,宣畅气血。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独煮服疗效较好。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髓,健忘,除虚劳,散肌热,去早晚潮热,寒热往来,胆瘅。妇人胎前产后各种热,腹部包块,胸胁痛。治阳气下陷,平肝胆热气,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鸣耳聋,各种疟疾及痞块寒热,妇人热入血室,月经不调,小儿痘疹余热,面黄肌瘦,腹部膨大。

  苗【主治】卒聋,捣汁频滴之。

  【附方】1.伤寒余热。用柴胡四两、甘草一两,每用三钱,煎服。2.小儿骨热,十五岁以下小儿遍身如火,盗汗、咳嗽、烦渴,日渐黄瘦。用柴胡四两、丹砂三钱,共研末,拌猪胆汁和饭蒸熟,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桃仁、乌梅汤送下。日服三次。3.虚劳发热。用柴胡、人参等分,每服三钱,加姜枣同水煎服。4.湿热黄疸。用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适当分次服完。眼睛昏暗:用柴胡二钱半、决明子七钱半,共研末,人乳调匀,敷眼上。5.积热下痢。用柴胡、黄芩等分,半酒半水煎至七成,待冷定后空心服下。

  《图解千金方》

  面病第九

  五香散【外用润肤方】

  治雀斑、粉刺、黑痣,面黑气、黑晕赤气。

  毕豆四两,黄芪、白茯苓、萎蕤、杜若、商陆、大豆黄卷各二两,白芷、当归、白附子、冬瓜仁、杜衡、白僵蚕、辛夷仁、香附子、丁子香、蜀水花、旋覆花、防风、木兰、川芎、藁本、皂荚、白胶、杏仁、梅肉、酸浆、水萍、天门冬、白术、土瓜根各三两,猪胰(晒干)二具。

  以上三十二味药切捣并过筛制成散药,用来洗面。能使人面色白皙光泽滋润。

  白芷澡豆【外用润肤方】

  白芷、白术、白鲜皮、白蔹、白附子、白茯苓、羌活、萎蕤、栝楼子、桃仁、杏仁、菟丝子、商陆、土瓜根、川芎各一两,猪胰(细切)二具,冬瓜仁四合,白豆面一升,面三升。

  以上药物相混合,切捣并过筛取末,放入面及猪胰中拌匀再捣,制成澡豆,每天用来洗手面。能使皮肤白净而有光泽。

  白鲜皮澡豆【外用润肤方】

  主治面黑不干净。

  白鲜皮、白僵蚕、川芎、白芷、白附子、鹰屎白、甘松香、木香各三两,土瓜根一两,白梅肉二十一枚,大枣三十枚,麝香二两,鸡子白七枚,猪胰三具,杏仁三十枚,白檀香、白术、丁子香各三两,冬瓜仁五合,面三升。

  以上药物中先取猪胰与面相调和,晒干,再放入其他药捣研成细末,另取白豆屑二升制成散药,与前面的药相混合,清晨时用来洗手和脸。

  五香散【外用润肤方】

  治雀斑、粉刺、黑痣,面黑气、黑晕赤气。

  毕豆四两,黄芪、白茯苓、萎蕤、杜若、商陆、大豆黄卷各二两,白芷、当归、白附子、冬瓜仁、杜衡、白僵蚕、辛夷仁、香附子、丁子香、蜀水花、旋覆花、防风、木兰、川芎、藁本、皂荚、白胶、杏仁、梅肉、酸浆、水萍、天门冬、白术、土瓜根各三两,猪胰(晒干)二具。

  以上三十二味药切捣并过筛制成散药,用来洗面。能使人面色白皙光泽滋润。

  白芷澡豆【外用润肤方】

  白芷、白术、白鲜皮、白蔹、白附子、白茯苓、羌活、萎蕤、栝楼子、桃仁、杏仁、菟丝子、商陆、土瓜根、川芎各一两,猪胰(细切)二具,冬瓜仁四合,白豆面一升,面三升。

  以上药物相混合,切捣并过筛取末,放入面及猪胰中拌匀再捣,制成澡豆,每天用来洗手面。能使皮肤白净而有光泽。

  白鲜皮澡豆【外用润肤方】

  主治面黑不干净。

  白鲜皮、白僵蚕、川芎、白芷、白附子、鹰屎白、甘松香、木香各三两,土瓜根一两,白梅肉二十一枚,大枣三十枚,麝香二两,鸡子白七枚,猪胰三具,杏仁三十枚,白檀香、白术、丁子香各三两,冬瓜仁五合,面三升。

  以上药物中先取猪胰与面相调和,晒干,再放入其他药捣研成细末,另取白豆屑二升制成散药,与前面的药相混合,清晨时用来洗手和脸。

  《图解神农本草经》

  茯苓

  《神农本草经》上说:茯苓,味甘,性平。主治过度忧郁导致胸胁有气上逆或惊吓导致恐惧不安和心跳加速;消除胃脘的聚积疼痛;治疗发冷发烧烦闷,咳嗽,口燥舌干;使小便通利。长期服用可安和魂魄,颐养心神,耐饥饿,寿命延长。茯苓也叫茯菟,生长在山的土石上且有流水的地方。

  《本经》中所说的茯苓实际上是白茯苓。它味甘,性平,主治胸胁间气逆上冲,内心忧闷愤恨,或由于惊吓而出现的恐惧不安、心悸;能治疗胃脘部气滞而导致的扭结疼痛,忽冷忽热,胸中烦闷,咳嗽喘逆,口舌焦躁等症;还能通利小便。长期服用可安定精神,延长寿命。

  茯苓味甘淡,性平。味甘能补益中气,味淡能通利九窍。中气得补,于是心脾之气充实;九窍通利,从而邪热自解。心脾之气充实了,就会消除忧愁烦闷等不安情绪;邪热解除了,那么胃脘部扭结疼痛、烦躁闷满、咳嗽喘逆、口干舌燥等症状也就得到了缓解。另外,古人认为,茯苓淡利窍,甘助阳,是除湿的良药,它有补益脾胃之气,驱逐停积的水液,并生津导气的功效。现代临床上,茯苓通常用来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安神宁心,适用于脾虚泄泻、消化不良、心悸失眠等症;还可用来祛除湿邪,治疗小便不利、水肿等症;也可治疗痰饮内停于胃导致呕吐清水,及痰饮停在肺导致咳嗽痰多等症。

  关于茯苓利湿的功效,可追溯到元朝以前,传说成吉思汗曾用它治好了三军将士的风湿病。茯苓还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在古代一直被神话为延年不老的仙药。相传一位隐居在嵩山的人,常服食赤箭和茯苓,百岁之后,尽管身体肌肉已经消瘦殆尽,但眼睛里依然放射出紫色光芒,白天能看到星星和月亮;听力也非常好,能辨别好几里外的声音。苏东坡也是茯苓强体的有利证明,他曾亲历了服用茯苓后身体由弱变强的过程,并且晚年时,依然保持强壮的身体和旺盛的创作力。清代末年,慈禧太后对茯苓非常推崇,并命人将其做成宫廷名点,后来传入民间,如今仍是北京的特产。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茯苓还含有茯苓多糖,可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

  【治疗方剂】(仅供参考)

  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

  茯神62克(去皮),沉香15.6克。上药共研末,加炼蜜做成小豆大小的丸,每次饭后用人参汤送服30丸。


其他推荐